线上贷款存漏洞 监管出重拳围剿“首付贷”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7-09-14





  近日“首付贷”再度露头,部分购房者以“房抵贷”、“消费贷”、“信用贷”、“装修贷”等方式从银行套取资金作为购房首付款。监管部门迅速启动排查和整治。专家表示,“首付贷”会加大房地产系统性风险。随着诚信体系逐步完善,各平台资金流向信息实现共享,“首付贷”生存空间将越来越小。
 
  严查“首付贷”
 
  北京市住建委等相关部门近日联合发布《关于开展房地产经纪机构违规行为情况检查的通知》。《通知》要求重点检查为购房人办理“消费贷”、“经营贷”、“个人信用贷”、“房抵贷”等作为购房首付款等经纪机构的违规行为。
 
  中国证券报记者在调研中发现,《通知》发布,中介机构对“首付贷”闭口不谈。记者以购房者身份向中介机构咨询,希望能解决首付资金问题。一些中介机构表示,现在没有办法做“首付贷”。如果被查到,会严重影响银行信用记录,对购房者不利。不过也有中介表示仍可以做“首付贷”,但购房者必须是手中只有这一套房子需要贷款,所有家庭成员都没有不良信用记录,而且不能贷的太多,否则容易被查到。
 
  去年住建部、发改委、人民银行等七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强房地产中介管理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意见》,要求房地产中介不得提供或与其他机构合作提供“首付贷”等违法违规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今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等部门联合发布通知,加强北京地区住房信贷业务风险管理的通知,要求银行严格审核个人住房贷款首付款资金来源,严禁各类“加杠杆”金融产品用于购房首付款。加强消费贷及其他无抵押信用贷款的管理,严禁以消费贷、个人经营性贷款等名义贷出资金用于支付购房首付。
 
  对于“首付贷”再度露头,有关部门迅速采取行动。北京银监局、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日前联合印发《关于开展银行个人贷款资金违规进入房地产市场情况检查的通知》,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对个人经营性贷款和个人消费贷款开展自查工作,重点检查“房抵贷”等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的情况。
 
  今年以来,个人消费贷出现高增长。据东方财富choice统计数据,上半年居民新增短期贷款9527亿元,同比增长192%;去年居民新增短期贷款仅6494亿元。
 
  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姜超表示,短期消费性贷款爆发式增长可能与地产销售密不可分。房地产销售仍在增长,但去年下半年以来银行房贷逐渐受限,部分居民购房贷款可能借道短期消费。
 
  “‘首付贷’屡禁不止与房地产市场分化有关。”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研究员梁婧表示,一线与热点城市对房地产的需求居高不下。部分二线城市因引进人才导致房地产需求上升。三、四线城市因为农村人口转移,房地产需求也有所上升。
 
  线上贷款存漏洞
 
  以往“首付贷”主要由房企或房企联合金融机构为购房者提供,而这一轮“首付贷”以银行或网贷平台的“消费贷”、“信用贷”、“装修贷”等为主。
 
  北京银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近期北京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个人经营性贷款和个人消费贷款规模快速增长,个别银行发放的这两类贷款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借款人将贷款用于购买住房而非个人经营或日常消费。对于“消费贷”,银行线上贷款和线下贷款的审核存在差异。某银行内部人员表示,线下贷款的追责与审批较严格,如果从业人员操作不严,将追责到人。至于线上消费贷,系由银行的AI(人工智能)系统进行信用评估,并无直接责任人。线上消费贷如果出现消费者挪用贷款付房贷首付的情况,银行即使发现,也只能处罚该消费者,银行内部不可能追责到人。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大多数消费者来说,出于方便,在线申请消费贷时在填选“用途”一般会选择“其他”,等到银行追查后才补充提交相关消费凭证。部分不法商家便与借款人串谋,提供虚假的消费凭证以应付银行。
 
  银行工作人员强调,如果挪用消费贷买房的行为被银行发现,银行会要求提前结清消费贷,由此造成的损失和后果由借款人自负。
 
  维护金融秩序稳定
 
  业内专家表示,“首付贷”使原本买不起房的人或者并不具备偿还房贷能力的人可以申请到房贷,从而加大不良贷款的风险。
 
  “如果购房首付通过‘首付贷’补充,实际首付比例可能降到10%甚至5%,从而推高房地产业的系统性风险。”明源地产研究院首席研究员刘策表示。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认为,严查“首付贷”旨意在维护房地产金融秩序稳定,防范炒房。
 
  对于如何杜绝“首付贷”,刘策认为,应修正人们对房价上升的预期。如果房价持续稳定甚至出现下降,则买房的人会多加考虑,资金提供方也会更关注贷款风险。
 
  梁婧表示,目前虽然跨行的资金来源审核存在困难,但未来随着诚信体系建设的推进,同一家银行不同省分行甚至是各家银行、全行业贷款平台的资金流向信息都能实现共享,对借款人的行为将构成有力约束。
 


  转自:中国证券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