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外媒表示担忧,《中国制造2025》就是要在高端产业中让中国技术取代外国技术,让中国制造取代外国制造,并提高中国高科技企业在全球范围内的竞争力。
为什么要在高端产业中发展自己的核心技术?真的是要取代外国技术吗?针对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政府官员和业内专家。
不可能替代所有外国制造
“一些国外媒体认为《中国制造2025》就是要进行进口替代,这是存在误读和误解的。”工信部规划司副司长李北光在接受《经济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还是发展中国家,对于先进技术和产品都有极大的需求,制定实施《中国制造2025》旨在加快推进中国工业转型升级,开展自主创新、发展高端制造业也是为了满足我国经济发展、改善民生、保障国家安全的需要。
针对外媒“中国技术要取代外国技术”的声音,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研究员许召元分析说,《中国制造2025》主要是强调发展高端制造业,而与这一战略目标对标的正是美、日、德这些以高附加值、高端产业为主的发达国家,因此一些外国媒体会宣称中国是要在高端产业中替代外国制造。
“外媒有些多虑了,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垄断或替代所有的高技术行业。”许召元说,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经验看,后发展起来的国家普遍都要遵循产业升级、不断扩大高端产业比重的路径,而在这一过程并没有对世界制造业格局产生重大影响。比如日本、韩国和德国在制造业追赶、崛起的过程中,并没有对美国制造产生完全替代作用。
换言之,《中国制造2025》的实施,肯定会促进部分行业实现进一步的技术突破,发展出中国自己的高端技术,也会对其他国家的高端产业产生一定的竞争,但各国都有自己的优势产业,不可能出现哪个国家制造业完全替代外国制造的情况。
今年以来,德国的墨卡托中国研究中心、中国欧盟商会、美国商会等一些国际组织纷纷发表了针对《中国制造2025》的研究报告。对此,李北光强调说,报告所提及的相关行业国内市场占有率等《中国制造2025》相关发展指标,都是援引制造强国战略咨询委员会编制的研究报告,是预测性的,主要起引导作用。而且,战略咨询委员会是专家学者、企业高管等组成的研究咨询机构,在发布路线图时已声明,上述指标是预测性的,不具有约束作用,更不是政府行为。
不会带来不公平
《中国制造2025》发布后,还有说法认为,中国会对国内企业加大投资力度,对外资企业带来不公平。对此,李北光坦言,实施《中国制造2025》两年多来,一直对内外资企业均采用相同标准,一视同仁。2017年1月,国务院发布通知,外商投资企业和内资企业同等适用《中国制造2025》战略政策措施。
比如,在组建制造业创新中心方面,国家动力电池创新中心与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共建联合实验室,国家增材制造创新联盟已有3家海外成员单位;在智能制造方面,南通中远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的“船舶制造智能车间试点示范”被列为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
李北光补充说,C919就是中外企业合作的典范,其发动机、航电、飞控系统来自多个欧美合资或独资公司,供应商包括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和霍尼韦尔公司等,其中一级供应商中的国际企业就有十几家,二级和三级供应商更是多达数百家。
“质疑‘只扶持本土企业,对外资企业带来压力’的观点有误读误解,也有主观臆断、故意曲解。”赛迪智库规划研究所所长乔标分析说,表面上看,这是对我国制造业发展战略的关注,实质上是利用国际话语霸权,对我国制造业发展施加压力,甚至挑起外资企业的不满情绪,降低我国制造业发展环境的吸引力。进一步分析可知,欧美国家对《中国制造2025》的质疑,主要就是担心我国高端制造业的崛起,会抢占国际市场。
需要说明的是,目前发达国家的很多高技术及其产品对我国是实行严格限制和出口禁运的。“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是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的症结所在。”乔标认为,不解决这一难题,不仅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成为一句空话,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也将缺少根基,而《中国制造2025》的出发点就是要依靠自主创新来解决我们发展的短板问题,满足不断升级的国内市场对产品的需求。
将给中外市场带来巨大商机
乔标坦言,任何一个国家都愿意提高自己装备的质量和水平,这是无可非议的,但关起门来提高自己装备的质量和水平,在全球化的条件下等于是闭门造车,是达不到应有目的的。
“我国正在积极推进‘中国制造2025’,为各国企业提供广阔的市场机遇和合作前景。”李北光表示,《中国制造2025》发布后,中国与一些国家开展了积极的交流合作。比如,就《中国制造2025》与德国“工业4.0”建立了合作机制,取得了积极成效。
不过,由于成本等原因,欧美发达国家的优势和重点主要还是在高端制造业领域,我国制造业从中低端向中高端发展还需要一个过程。李北光透露,在今后一个时期内,我国与美日等制造业强国仍将保持互补关系,已经形成的全球产业分工格局和竞争态势短期内很难出现颠覆性改变。
可以肯定的是,中国市场在追求产品质量和装备提升方面,自身的水平提高了,也必然会促进世界市场的扩大。乔标分析说,一方面,《中国制造2025》的实施会给中外企业带来巨大的市场机遇。中国企业要提高产品制造的质量,必须提高工艺水平、装备水平,在这个提高过程中,就需要跟发达国家合作,也会有更多的国外装备制造产品和技术进入中国的市场。
另一方面,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实施,会有更多的中外企业在装备技术领域加强合作。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也是最大的先进技术应用市场,而国外的装备要进入中国的市场,必须把产品当地化。比如美国的通用现在在中国已经占了17%的市场份额,它就是按照中国的道路状况、气候条件等进行了改造,市场份额才得到不断的扩大。
李北光表示,《中国制造2025》的发布和实施,绝不是“不买国外产品”,也不是“替代外国制造”。相反,中国在推行《中国制造2025》的过程中,会始终秉承开放发展、合作共赢的理念,与更多外国企业开展合作,为企业间的务实合作创造良好环境。(经济日报记者 吉蕾蕾)
转自:经济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