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4月CPI同比上涨1.2%,PPI同比上涨6.4%,在经历连续两月增速此消彼长,PPI和CPI剪刀差进一步收窄。
缓慢抬升的CPI或预示短期内通胀的压力不大,但是近期货币市场流动性趋紧的迹象依然引发了市场的关注。
5月10日Shibor利率全面上行。隔夜、7天、三月利率小幅上行0.71BP、0.67BP、0.85BP至2.8270%、2.93%、4.3933%。值得注意的是,在4月中旬隔夜Shibor还不到2.5%。
受访经济界专家认为,尽管在2016年年底由于低基数效应,通胀会有小幅反弹,但是2017年通胀压力不大。市场关注的重点正转向二季度的货币政策收紧可能会对实体经济有哪些影响。未来以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和更加灵活多样的政策工具组合,来化解金融风险及经济风险、逐步降低全社会的杠杆率,将成为一种常态化操作。
CPI未来或继续小幅上涨
CPI重回“1时代”主要受非食品价格的推动。
进入5月第二周,全国36个大中城市的30种蔬菜平均批发价格比春节期间下降23.1%。其中35个城市、27个品种蔬菜价格同比下降,已连续八周回落,为近六年同期最低水平。
受此影响,4月食品烟酒价格同比下降1.8%,影响CPI下降约0.56个百分点。其中,鲜菜价格下降21.6%,影响CPI下降约0.65个百分点;蛋价格下降11.4%,影响CPI下降约0.07个百分点。但除此之外的其他七大类价格同比均有所上涨,特别是医疗、居住涨幅居前。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医疗保健价格上涨5.7%,旅游价格上涨4.2%,交通和教育服务价格均上涨3.4%,居住价格上涨2.4%。
“4月PMI增长51.2,连续9个月保持在50以上,但较3月出现回落,反映经济增长动能有所减弱。同时,受去年基数效应影响,预计二三季度CPI涨幅进一步回升、PPI涨幅进一步回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说。
国金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边泉水也持类似观点。他预计,短期内CPI仍将温和上行,近期高频数据显示蔬菜价格小幅回升的同时,猪肉价格跌幅也在收窄,叠加短期内高基数的衰减,预计5月的CPI仍将有所上升。
CPI缓慢上行的同时,PPI却已经越过高增长的“拐点”。
4月PPI环比由升转降,同比涨幅继续回落:从环比看,4月PPI由升转降,是去年7月以来的首次下降。而从同比看,4月PPI上涨6.4%,涨幅比3月回落1.2个百分点。
“上游产品价格回落,造成PPI增速下降。4月PPI增速降至6.4%,这表明经济下行压力已经压制了需求。例如螺纹钢环比价格下降8.27%,电解铜价格环比下降1.35%。”独立经济学家徐阳说。
数据统计,在PPI的同比涨幅6.4%中,煤炭采选、油气采选与加工、金属(包括黑色与有色)采选与加工七个上游行业合计拉动约4.05个百分点,较3月回落约1.08个百分点。
“PPI的上涨更多受制于外在经济环境影响,目前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政府一方面在进行金融去杠杆,并且收缩货币供给,另一方面并没有开展真正意义上的大规模基建,同时房地产限制政策短期内难以放松,所以PPI更可能维持目前或者相对较低的增幅。”徐阳预计。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咨询研究部副部长王军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2017年物价整体运行大概率基本平稳,本轮CPI的弱通胀或温和通胀格局不变,通胀中枢将保持至2.0%左右。尽管在2016年年底由于低基数效应通胀还会有小幅反弹,但是2017年的通胀压力依然不大。”
在王军看来,在世界经济疲软的外部大环境短期很难有大的改变的背景下,国内经济正处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内外部需求疲弱状况短期内很难有大的改观。因而在本轮房价周期和“猪周期”结束之后,未来中国价格走势长期可能还是会走向“类通缩”,或者说是结构性通缩。也就是说,CPI温和通胀,PPI再度回落,轻微通缩。
工具组合力保“稳健中性”
“价格的相对稳定或许给央行更大的货币政策空间。”徐阳说。
自4月25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传递出了明确的态度——“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当前经济向好有周期性等因素,经济结构调整任重道远,面临不少挑战”,尤其强调“要高度重视防控金融风险,加强监管协调,加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加大惩处违规违法行为工作力度”。
受此影响,在金融去杠杆的大环境下,实体企业的融资、企业盈利在二季度承受压力并面临回调的预期成为市场的普遍关注。在这一背景下,货币政策以何种方式调停去杠杆、防风险和稳增长之间的关系就变得尤为重要。
市场资金趋紧正不时出现。在5月10日,Shibor再现全线上涨:隔夜Shibor涨0.71基点,报2.8270%;7天期Shibor涨0.67基点,报2.9300%;14天期涨0.53基点,报3.3805%;1个月期跌0.22基点,报4.0463%。
“自2016年下半年以来,中央开始强调防风险、去杠杆,货币政策就已经从宽松转向持续收紧。今年4月25日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讨论金融安全,更是为未来货币政策的走向奠定了主基调,即将防风险摆在了货币政策诸多目标的优先位置。”在王军看来,未来随着中国经济在6%~6.5%增长区间逐步稳定,以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和更加灵活多样的政策工具组合,来化解金融风险及经济风险、逐步降低全社会的杠杆率,将成为一种常态化操作。
央行发布公告称,5月10日,在发放抵押补充贷款(PSL)476亿元的基础上,央行还开展了1100亿元逆回购操作,其中7天期、14天期、28天期分别为900亿元、100亿元和100亿元。而此前的5月5日至9日之间的3个交易日,央行未开展公开市场操作。有分析称,此举旨在平抑短期资金价格波动。
此次PSL操作是央行继4月之后再次使用这种模式向市场投放流动性。在一些市场人士看来,去年及今年年初央行倚重的“MLF+逆回购”的流动性调控方式正式让位于“PSL+逆回购”的新模式。
PSL面向政策性银行发行,期限3~5年不等,而MLF(中期借贷便利)发行期限较短,更侧重于中短期的银行流动性调节。
就在央行发行PSL之后,5月12日,央行开展4590亿元MLF操作,6个月和一年期利率分别为3.05%、3.2%。截至5月共有4095亿元MLF到期,其中5月3日到期2300亿元未续做,5月16日16日还有1795亿元MLF到期。
连续两天进行长短结合的政策工具操作,显示了央行既要维护流动性基本稳定,同时也要借PSL对中长期利率水平的引导和掌控,引导货币信贷及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这与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17年第一季度例会会议提出的思路一脉相承。
在温彬看来,今年以来,为实现金融部门去杠杆、降低系统性金融风险,市场利率不断走高,但从下一步经济走势看,货币政策将继续保持稳健中性基调不变。
包括近期备受市场关注的“中国式缩表”,有业界专家也认为,缩表的目的在于降杠杆和防控金融风险,是对稳健中性货币政策严肃态度的表达。
目前,市场依然最关注二季度货币政策的走向。
长江证券有分析师表示,年中MPA考核前,仍需警惕同业存单、银行理财和MLF到期及美联储加息对流动性的冲击。“自去年9月以来,资金价格波动加大、资金中枢不断抬升。近期DR007开盘利率与7天逆回购利率背离或与金融去杠杆有所提速、MLF到期未续作和美联储加息预期升温等因素有关。”上述分析师说。
来自长江证券统计,5月和6月,同业存单到期规模合计在2.8万亿元左右,银行理财到期数量近1.9万只、到期规模或高于同业存单,叠加每个月超4000亿元MLF到期,年中MPA考核前,流动性压力不低。
海外因素中,最新联邦利率隐含的美联储6月加息概率已达100%,美联储在6月大概率可能会加息。“这可能将加剧市场对国内货币政策收紧的担忧。”长江证券分析师认为。
在边泉水看来,近期市场比较关注的是二季度的货币政策收紧可能会对实体经济造成伤害,但由于PPI短期内同比改善仍比较明显,工业部门的实际利率大幅下降,而影响投资的变量是实际利率,因此名义利率的相对小幅上升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不大。
转自:中国经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