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发言人孙继文4月27日表示,今年一季度,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43个国家有新增非金融类直接投资,合计29.5亿美元,占同期总额的14.4%;与沿线的61个国家新签对外承包工程项目合同952份,新签合同额222.7亿美元,占同期我国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的51.8%。业内人士指出,我国已初步构建了多层次的金融服务体系,有效拓宽了境内外融资渠道,助力“一带一路”建设稳步推进,为企业“走出去”提供了多元化的金融支持和服务。
双边贸易持续升温
孙继文表示,今年一季度,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双边货物贸易总额超过16553亿元,同比增长26.2%。其中,我国对沿线国家出口9376亿元,同比增长15.8%,占同期我国出口总额的28.2%;我国自沿线国家进口7177亿元,同比增长42.9%,占同期我国进口总额的25%。
双向投资合作方面,孙继文指出,今年一季度,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43个国家有新增非金融类直接投资,合计29.5亿美元,占同期总额的14.4%。同时,我国不断优化外商投资环境,吸引更多沿线国家企业来华投资。一季度,“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华投资新设立企业781家,同比增长40%,实际投入外资金额84.5亿元。
业内人士指出,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之后,尤其是从去年开始,围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项目和业务明显增长,仅去年上半年,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就增长了60%,给很多重点行业带来利好。
完善金融服务体系
专家指出,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无论是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还是经贸合作的不断深化,都需要大量的资金融通,每一步都离不开金融的支持。
目前,央行已与“一带一路”沿线20多个国家和地区央行签署了双边本币互换协议,在7个国家设立了人民币清算行;保监会提出要构建“一带一路”保险支持体系,大力发展出口信用保险和海外投资保险,对风险可控的项目应保尽保,推动国家重大项目加快落地,服务“一带一路”贸易畅通;开发性及政策性金融机构、各类投资基金和商业银行等支持力度不断加大。
其中,国家开发银行、进出口银行等政策性银行贷款余额已达到2000亿美元左右。截至2016年底,国开行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累计支持项目超过600个,贷款余额超过1100亿美元,项目涵盖基础设施、产能合作、金融合作等领域。去年全年,进出口银行支持“一带一路”、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项目603个,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3%,“走出去”贷款项目208个,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7%。
此外,以新开发银行、亚投行为代表的多边金融机构和丝路基金、中国-中东欧投资合作基金等先后成立并开始运营;共有10家左右商业银行在沿线近30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一级分支机构。
中国银行行长陈四清指出,完善的“一带一路”金融服务体系应该坚持多元化、立体化以及市场化的要求。将多边金融机构、政策性金融机构、商业性金融机构和国内外投资者都纳入进来;充分利用各层面资金来源和各类型投融资产品及工具,构建完整的金融服务体系;资金价格、运作机制和经营管理要坚持市场化原则,提升可持续性。
转自:中国证券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