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最新的工业企业利润情况。数据显示,2017年1—3月份,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28.3%,虽然这一增速比前两个月略有回落,但仍处于较快增长水平,企业效益总体状况也继续得到改善。专家指出,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的背景下,去产能工作有序进行,降成本措施不断推出,工业企业自身也积极探索创新、谋求转型,这些都有助于工业基本面复苏转好,从而为中国经济走强注入更多信心。
杠杆下降利润上升
当前,中国工业运行出现的最新积极变化体现在相关企业“杠杆下降、利润上升”方面。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回款周期保持了下降趋势,利润增长结构有所优化,企业资产负债率同比下降了0.7个百分点。
针对3月份工业利润增速比1—2月份有所回落,国家统计局工业司何平表示,主要有原材料价格上涨快于产品价格上涨,煤炭、石油和钢铁等行业盈利放缓,同期利润基数偏高三大原因。“3月份利润增速虽有所放缓,但总体上仍处于较快增长水平,是向利润增长常态的回归。同时,企业效益总体状况继续得到改善。”
在日前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发布会上,工信部新闻发言人郑立新用“稳、好、进”概括了当前中国工业的发展态势。
在“稳”的方面,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8%,工业整体企稳,传统产业运行平稳,工业大省支撑作用稳。在“好”的方面,一季度生产经营情况良好的企业同比提升12个百分点,市场预期逐步改善,生产者信心得到提振。在“进”的方面,一季度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3.4%,装备和电子制造业继续保持强劲增长态势,钢铁行业产能利用率出现回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推进。
结构调整进深水区
中国经济转型升级,为工业复苏撑腰打气。这其中,装备制造业、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撑作用十分明显。一季度,三者增速比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分别高出5.2、6.6和3.5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机器人、轻轨、金属集装箱、锂离子电池、光电子器件、集成电路等高端产品产量增速较高。与此同时,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用下,工程机械、载货汽车、铁路货车、民用船舶等传统产业也呈恢复性增长,钢铁、煤炭等能源原料行业供求矛盾亦有所缓解。
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周民良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工业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国经济的竞争力,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离不开工业自身增长动力的转换。今年以来,中国工业经济的表现令人兴奋。
“近年来,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一直快于工业整体增速,这表明我们工业结构调整的进展比较快。”周民良说,随着结构调整逐渐进入深水区,有关方面在需求侧要注重对接海内外市场不断升级的工业品需求,落实好“中国制造2025”规划;同时,在供给侧也要注重去产能手段的市场化,更多通过环保、技术、安全生产等标准对无竞争力的工业企业进行限制和淘汰,而不是单纯地“一刀切”,从而“误伤”有升级潜力的工业企业。
扎实改革不容松懈
郑立新指出,当前世界经济复苏缓慢,国内工业投资增长率偏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上升,新旧动能转换还需要一个过程,支撑工业稳定增长的因素还有待进一步培育。因此,实现工业稳定增长,不断提高效益,还需各方面付出艰苦努力。
在钢铁行业中,用中频炉把废钢铁熔化,再倒入简易铸铁模具内冷却而成的“地条钢”,既不进行任何分析化验,也无温度等质量控制,属于典型的落后产能。对此,工信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后几个月有关部门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取缔“地条钢”专项督查,督促各地切实做好按照要求进行拆除工作,严禁以停代关、异地转移、死灰复燃等情况,确保上半年把“地条钢”彻底取缔。相比之下,对于新材料等高端产业,主管部门则将研究落实专项支持政策,形成促进产业发展的合力。
“一方面,中国经济寻求新动力就必须依靠那些具有较高技术含量的优势产业;另一方面,中国经过多年的经济发展与对外开放,人才质量不断提升,技术专利增长迅速,资本要素比较充沛。可以说,我们的工业既必须也有条件锚定中高端这个发展方向,坚持做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而为中国经济带来新动力。”周民良说。(记者王俊岭)
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