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从健全预算制度、税收制度、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等领域,明确了下一步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
专家认为,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的提出,有助于健全和完善中国式现代财政制度,充实地方财力,有效降低地方债务风险,充分调动地方政府促进经济、社会、民生等各项事业均衡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助于重塑央地财政格局。
增加地方自主财力
解决地方政府和基层财政困难,是财税体制改革需要解决的一大问题。
决定提出,建立权责清晰、财力协调、区域均衡的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增加地方自主财力,拓展地方税源,适当扩大地方税收管理权限。
“推动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的调整是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的重中之重。”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范子英表示,其中首次提出要增加地方自主财力,未来的改革方向可能会重塑中央和地方财政格局。
决定提到的改革方向包括:推进消费税征收环节后移并稳步下划地方,完善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和抵扣链条,优化共享税分享比例;研究把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合并为地方附加税,授权地方在一定幅度内确定具体适用税率等。
在范子英看来,消费税要有扩围、后移、下划三个重要的步骤,消费税的下划才能成为地方重要的自主财力的来源。涉及消费税下划的时候,可能在共享税、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方面要进行相应的共享比例的调整,这是个系统工程,要取决于后续税收改革的推进力度。
“决定再次提出消费税征收环节后移和下划地方,但未提及调整征收范围。从未来看,消费税扩围到高端服务业和高污染高耗能行业是有必要的。”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表示。
优化共享税分享比例也是未来增加地方自主财力的一大改革方向。中央财经大学校长马海涛认为,要根据央地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比例,对共享税的分成模式进行动态调整,提高地方在共享税收中分成比例的同时,减少转移支付比重,以激励中央和地方政府的积极性。
对于研究将相关税费合并为地方附加税并授权地方一定的税收管理权限的做法,罗志恒表示,这是决定提出的新思路,有利于简化征收、稳定地方收入、提高地方税收管理积极性。
优化税制结构
决定提出,健全有利于高质量发展、社会公平、市场统一的税收制度,优化税制结构,并首次提出“研究同新业态相适应的税收制度”。
“随着数字经济发展和新技术运用,新业态已经出现,税源已经发生变化,税制需要与时俱进,适应经济社会变迁所带来的税源变化需要。”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税收研究中心主任杨志勇称。
西南财经大学教授刘蓉提到,数字经济在全球的发展及在中国的应用推广速度已经超出想象,因此直播等与数字技术相关的企业和平台,可能是未来税收新的收入增长点。
目前,我国直接税占比仍然偏低,2023年对收入分配调节有重要作用的个人所得税占税收收入的比重为8.6%。决定提到,“健全直接税体系”。
对此,范子英表示,一是要把更多的劳动性所得纳入征税范围,现在有一些所得的性质是介于经营所得和劳动所得之间,在定性上有一些模糊的地带。二是现在劳动性所得的征收方式还是由之前的模式过渡而来,按照不同类型、不同类别进行预扣预缴的模式,将来如果把这种模式合并为一,可以极大地便利征收行为,同时减少纳税人的成本。
决定中“规范税收优惠政策”的这一提法,也引发了市场关注。
罗志恒说,构建统一大市场必然要求企业在不同区域间能实现公平的竞争,就要避免各地内卷式的招商引资所引发的种种不规范不合理的税收优惠;只有规范税收优惠政策,企业也才能有更加稳定的预期,将更多的精力用于产品和服务研发、提高核心竞争力等方面,同时也能降低企业适用税收优惠的成本。
加强财政资源和预算统筹
决定提出,健全预算制度,加强财政资源和预算统筹,把依托行政权力、政府信用、国有资源资产获取的收入全部纳入政府预算管理。
“这意味着我国的预算制度将更加全面、完整和规范。”罗志恒表示,政府所有收入全部纳入预算管理,既规范了预算管理,又有利于强化财政资源的统筹能力,还有利于促进全民所有的资源在更大范围内实现更加公平的共享。
杨志勇表示,这体现了现代预算制度的全口径要求,有利于财政资源统筹,将从根本上解决政府隐性债务问题,解决现实中国有资源资产收入秩序不规范的问题,对于进一步健全预算制度有着重要意义。
“深化零基预算改革”也在决定中被提及。“零基预算在中国的实践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末。实施真正意义上的零基预算是提高财政使用效率、避免财政资源浪费的有效途径。”罗志恒表示。
近些年来,浙江、安徽、陕西、贵州等地,纷纷探索实施以零基预算理念为引导的预算改革。
杨志勇认为,决定提出相关改革,显示部分地方的零基预算改革得到肯定,同时充分显示出改革的决心。事实上,也只有在经过前期全面深化改革的基础上,深化零基预算改革才有基础、有条件。预算改革是啃硬骨头的改革,所涉及的方方面面,都是在直面难题。预算改革到位,必将极大地提升财政资金效率,推进财税的现代化。(李苑)
转自:上海证券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