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污染天数减少93% 美丽中国展新颜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3-12-26





  建设一个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承载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态环境的期待。


  从以前重霾频发,到如今蓝天常在,我国空气污染防治成效有目共睹。10年来,全国重点城市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累计下降57%、重污染天数下降93%,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86.5%,我国成为全球空气质量改善速度最快的国家。


  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由重点整治到系统治理、由被动应对到主动作为、由全球环境治理参与者到引领者、由实践探索到科学理论指导的重大转变。经过顽强努力,祖国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万里河山更加多姿多彩。


  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绿色日益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10年来,我国以年均3%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年均超过6%的经济增长,能耗强度累计下降26.4%,是全球能耗强度降低最快的国家之一。


  我国宣布了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目前,我国煤炭占能源消费比重下降至56.2%,清洁能源消费比重增长到25.9%。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发电装机都稳居世界第一。截至今年6月底,可再生能源装机达到13.22亿千瓦,历史性超过煤电,约占我国总装机的48.8%。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8年居世界第一,全球一半以上的新能源汽车行驶在中国。


  集中力量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有效遏制生态环境恶化的势头。


  天更蓝、空气更清新。10年来,我国淘汰“散乱污”企业,实施北方地区清洁取暖,推动货物运输“公转铁”,提高机动车油品排放标准……打好产业、能源、交通结构转型的“组合拳”。到2022年,全国PM2.5年均浓度达到29微克/立方米,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86.5%。


  水更清、河流更健康。10年来,我国加快推进城市污水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提升城镇污水处理能力。全国百万名河长、湖长上岗履职,河湖长制全面推行,河湖面貌实现了根本性改善,越来越多的流域重现生机,越来越多的河湖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湖。到2022年,全国地表水优良水体比例达到87.9%,地级及以上城市黑臭水体基本消除。长江干流连续3年全线达到Ⅱ类水质,黄河干流首次全线达到Ⅱ类水质。


  土更净、家园更美好。10年来,我国大力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提升城乡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处理能力,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开展耕地重金属污染成因排查整治,土壤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控,如期实现固体废物“零进口”目标。


  近几日,鄱阳湖国际观鸟季再度开启。这里是白鹤、东方白鹳、小天鹅等珍稀候鸟钟爱的越冬“天堂”,每年有数十万只候鸟飞抵这里,也吸引不少观鸟爱好者前来打卡。


  为共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家园,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加快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强化生态保护监管举措,筑牢祖国生态安全屏障。


  人们用勤劳的双手栽下一棵棵树苗、种下一片片绿草,让绿意点染祖国大地。我国在世界范围内率先实现了土地退化“零增长”,荒漠化土地和沙化土地面积“双减少”。我国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4.02%,成为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多最快和人工造林面积最大的国家,是全球“增绿”的主力军。


  我国设立了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首批5个国家公园,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迈出重要步伐,实施了50余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划定生态保护红线,陆域生态保护红线面积占陆域国土面积比例超过30%。


  祖国大地,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中国画卷生动铺展,人们在绿水青山中共享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生活之美。(记者 高敬)


  转自:新华社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