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健的货币政策精准施策 实体经济发展“底盘”正在夯实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3-12-21





  2023年以来,稳健的货币政策精准施策、持续发力,中国人民银行(下称“央行”)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发挥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为实体经济提供了更有力的金融支持,夯实了实体经济发展的“底盘”。


  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精准有效。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同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一系列具体部署,定调了明年的货币政策方向。


  分析人士认为,2024年,货币政策工具会在提升效能的基础上发挥好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此外,新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亦值得期待。


  信贷支持实体经济力度稳固


  今年我国经济仍处于恢复过程中,国内信贷需求有所放缓,贷款平稳可持续投放难度增大,稳货币稳信贷挑战增多。在此背景下,央行着力支持扩大内需,综合运用多种政策工具,引导金融机构保持信贷总量适度、节奏平稳,增强贷款增长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今年3月份、9月份,央行两次降准,共降低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释放中长期流动性超1万亿元。同时,央行今年以来每月均对到期的MLF(中期借贷便利)进行超额续作,并适时投放流动性支持政府债券顺利发行,促进市场利率围绕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平稳运行,维持贷款在去年高基数上延续两位数增速,有力实现货币信贷平稳增长与实体经济需求逐步向好的正向反馈,助力实现一季度经济开门红、二季度稳住恢复势头、三季度增速明显超出市场预期。


  根据央行最新公布的数据,今年前11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21.58万亿元。这一增量已超去年全年,意味着信贷支持实体经济的力度保持稳固。


  从利率来看,央行持续完善市场化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成效显著,货币政策传导效率增强,社会融资成本明显下降。


  截至12月15日,今年以来,一年期和五年期以上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分别下降20个基点、10个基点,推动企业贷款利率进一步下行。9月份,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3.82%,同比下降0.18个百分点,处于历史最低水平。9月份,新发放个人住房贷款加权平均利率4.02%,同比下降0.32个百分点。截至9月底,超过22万亿元存量房贷利率完成下调,调整后的加权平均利率为4.27%,平均降幅73个基点。


  在量增价降的同时,信贷结构也不断优化。数据显示,9月末,企(事)业单位中长期贷款比年初增加11.9万亿元,在全部企业贷款中占比为75.8%。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38.2%,比全部贷款增速高27.3个百分点。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4.1%,比全部贷款增速高13.2个百分点;普惠小微授信户数6107万户,同比增长13.3%;“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8.6%,比各项贷款增速高7.7个百分点。


  “今年以来,货币政策加大逆周期调节,统筹运用总量与结构、数量与价格工具,有力有效地支持了实体经济发展。”央行行长潘功胜11月份在2023金融街论坛年会上表示:“目前货币信贷总量保持合理增长,信贷结构持续优化,企业贷款利率处于较低水平,为经济恢复发展提供了有力有效的支持。”


  货币政策工具使用更加灵活


  2023年以来,央行根据内外部形势、流动性情况变化等相机抉择,灵活运用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满足实体经济融资需求。


  央行的公开市场操作极具灵活性。今年以来,央行密切关注宏观经济金融运行情况,不断加强银行体系流动性形势分析和市场监测,开展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及时对冲政府债券发行、缴税、缴准、季末考核等因素对流动性供求的影响,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


  比如,在今年9月份,考虑到金融机构跨季资金需求较为旺盛,加之中秋国庆假期较长,央行及时启动14天期逆回购操作,提前投放跨季资金,有效稳定市场预期,并结合一级交易商需求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9月15日至9月28日,央行累计投放跨季资金约2.45万亿元,保障季末流动性供应充足、市场机构平稳跨季。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加强运用也是亮点之一。民生固收首席分析师谭逸鸣表示,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兼具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旨在支持金融机构加大对特定领域和行业的信贷投放,降低企业融资成本,自2018年以来便加强运用。


  今年以来,结构性货币政策聚焦重点、合理适度、有进有退。包括调增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额度2000亿元,增加洪涝灾害受灾严重地区支农支小再贷款额度350亿元,延长保交楼贷款支持计划期限至2024年5月份等。截至9月末,各类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余额总计7.0万亿元。


  央行货币政策司指出,结构性工具的运用坚持聚焦重点,统筹考虑经济运行中较为突出的结构性矛盾,以及金融机构提升对特定领域金融服务的意愿和能力。今年以来持续推动存续工具落地显效,及时明确六项到期工具的延续实施,有效激发普惠金融、制造业企业的经济活力,促进绿色低碳、科技创新等新动能加快发展,助力稳住实体经济需求。


  货币政策工具总量和结构双重发力


  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2024年经济工作,并部署多项重点工作任务。在货币政策方面,会议提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精准有效。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同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


  会议还强调,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盘活存量、提升效能,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创新、绿色转型、普惠小微、数字经济等方面的支持力度。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国海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夏磊认为,本次会议提及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意味着明年或将进一步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


  光大证券首席固收分析师张旭表示,2024年的货币政策有可能“稳中有松”,其中“稳”即稳健,是主基调;“松”不是大水漫灌,是服务于“稳”的,是形成“稳”的手段。


  在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看来,此次会议提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精准有效”,与2022年“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的表述相比,一是增加灵活适度,二是“有力”变“有效”。灵活意味着货币政策会根据经济金融运行情况相机抉择,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有效则意味着总量相对克制,更强调质效和实际效果。


  展望2024年,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认为,货币政策将从总量和结构上双重发力。央行将继续实施降准、降息,配合财政政策等其他宏观政策协同发力,保持宏观政策的前瞻性、连续性和稳定性。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仍将聚焦经济转型,围绕做好“五篇大文章”展开。未来针对“三大工程”可能再次启动PSL(抵押补充贷款),或创设新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以提供中长期低成本资金支持。同时,为配合地方政府化解债务风险,央行可能创设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必要时提供应急流动性。(记者 刘琪)


  转自:证券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