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步加大涉农贷款投放 加强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
金融活水“贷”动乡村振兴取得积极成效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离不开金融的有力支撑。近年来,金融活水为乡村振兴提供有效的资金支持、多样化的金融产品与服务,“贷”动乡村振兴取得积极成效,为乡村振兴带来更多创新活力,进一步增强了农业农村发展的内生动力。
支持力度持续加强
近年来,人民银行等部门积极引导金融机构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加大对“三农”领域的金融支持,引导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乡村振兴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在吉林省松原市乾安县让字镇海字村,此前的大片盐碱地已变成了连片稻田。据了解,今年以来,国家开发银行吉林分行向松原盐碱地改造项目投放贷款3.6亿元,预计年末将实现新增耕地1468公顷。项目整体建成后,预计可耕地增容15万亩,粮食增产1亿斤,农民增收1.3亿元。
今年以来,银行业稳步加大涉农贷款投放。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最新数据显示,截至8月末,全国涉农贷款余额54.98万亿元,同比增长15.4%。其中,重点加大了对农村产业升级的支持力度,大力支持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支持地区主导产业、农产品精深加工等新产业新业态。积极支持各类农业园区建设,助力构建以产业园为引擎、产业集群为骨干的乡村产业发展模式。
截至8月末,工商银行涉农贷款余额近4万亿元,较年初增长超过20%。农业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等银行8月末涉农贷款余额增幅也都在15%以上,为近年同期最高。农业银行县域网点数量已达1.27万个,占全部网点的比例为56.4%。
服务体系不断完善
“感谢农业银行在最关键的时刻给予我们企业的支持,这2亿元流动资金贷款到账,公司就可以扩大生产了!”一家农投集团的负责人激动地说。据悉,农行贵阳分行结合当前信贷政策及企业经营特点,给予企业金融支持,帮助企业节约了融资成本,解决了企业的融资难题。
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有助于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和装备升级,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激发农民创业创新活力,支持农民工返乡入乡创业就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农村生活品质,增强农民幸福感。今年来,金融服务“三农”的政策体系不断完善,为助力乡村振兴发挥了积极作用。
今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出台,提出鼓励政策性、开发性金融机构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项目提供更多长周期、低成本贷款;稳妥推进县域普惠金融试点;创新乡村金融服务,持续开展“裕民快贷”“地押云贷”“林农快贷”。
6月,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财政部、农业农村部联合发布《关于金融支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指导意见》,对做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金融服务、强化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金融支持、加强农业强国金融供给等9个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意见还提出,加大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金融支持力度,强化高标准农田和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服务,做好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金融服务,推动现代乡村服务业和新产业新业态培育发展,促进农民创业就业增收,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加大对脱贫地区和脱贫人口金融支持力度。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各家银行通过降低贷款利率、担保费率、发放信用贷款等方式,持续提升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规模养殖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金融服务水平。
目前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乡镇覆盖率为97.92%,行政村基础金融服务、乡镇保险服务基本实现全覆盖,有效满足了农村居民现金存取、汇款、生活缴费等方面的金融需求,推动了乡村产业提质升级。
产品服务向“新”而行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农业强国离不开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国家乡村振兴局等部门推动农村金融创新,着重实现金融与农村生产要素融合、产业融合,进一步改善农村金融生态,助力乡村振兴。
中国人民银行丽水市中心支行创新推出以生态资产作为抵质押物的“生态抵质押贷”,配套机制建设,有效激活生态产品金融属性、拓宽生态发展融资渠道,打通“生态产品”变“生态资本”通道。
河南省兰考县今年被纳入整县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试点县,在建设过程中,当地发现仅靠传统的财政投入不能满足建设资金需求,而商业银行由于高标准农田建设周期长、收益不稳定,也缺乏参与的积极性。为解决这一难题,当地政府与农业银行合作,由县政府投资成立建设主体向银行贷款,并将村集体、农户以及高标准农田的经营主体等利益方全部纳入。通过这一创新融资模式,兰考县8个乡镇的21万亩农田,首批就获得了农行5亿元信用贷款,高效地解决了高标准农田建设中的资金难题。
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积极推动产业振兴,探索推出“秭归柑橘全产业链1条主线,打通育苗、种植、加工、销售4个重点环节,配套N种金融产品”的“1+4+N”秭归柑橘供应链金融模式,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并实现金融村干部全覆盖,多样化畅通融资渠道,有效助力秭归乡村振兴加速。
走进福建省三明市建宁县溪口镇枫元村杂交水稻制种基地,郑恩海和村民们正忙着收割水稻。郑恩海多年来一直从事种业生产,在建宁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创新推出的“福种贷”支持下,成为村里的种业大户。“有了银行贷款支持,今年我家制种面积比原来多了300亩,收入预计多两成。”郑恩海说。
众多金融机构加强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因地制宜、因人而异拓展业务品类,积极打造惠农利民金融产品与服务,开辟创新金融服务新道路。(刘峰)
转自:中国商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