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大企业创新激励力度”,特别指出“加大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实施力度,将科技型中小企业加计扣除比例从75%提高到100%”,为企业创新提供了“真金白银”的支持。
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一些代表委员和业界人士表示,伴随扩大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创新科技金融产品和服务、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等“政策礼包”的落地,企业创新活力将不断迸发,内生动力持续增强,高质量发展也将动能更强、后劲更足。
回顾过去一年,我国企业在创新能力、水平和贡献上已有很大提升。据科技部部长王志刚介绍,2021年,全社会研发投入2.79万亿元,其中企业投入占76%;3.7万亿元的技术合同交易额中,90%来自企业。在此基础上,如何进一步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加大企业创新激励力度、发挥税收优惠的作用是关键一招。
近年来,我国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政策持续加码。去年我国实施“将制造业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高到100%”,今年此项政策进一步扩大到“科技型中小企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大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实施力度,将科技型中小企业加计扣除比例从75%提高到100%,对企业投入基础研究实行税收优惠,完善设备器具加速折旧、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等政策。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这相当于国家对企业创新给予大规模资金支持。
“科技型中小企业是极具发展活力和潜力的市场主体,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将科技型中小企业加计扣除比例由75%提高到100%,充分体现了我国支持创新发展的决心。”北京国家会计学院教授、财税政策与应用研究所所长李旭红对记者表示,这一举措能进一步发挥税收的杠杆作用,促进广大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大创新研发投入,从一定程度上赋能整个社会的创新发展,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增添动力。
“这是国家对创新型中小企业‘真金白银’的支持,体现了国家鼓励创新、支持创新的态度。”以研发、生产风力发电专用设备为主的创新型企业银川威力传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总监李娜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以2021年的研发投入计算,这项政策的实施相当于为该企业减税100多万元。“我们将更多的资源投入到新产品研发、智能制造升级、信息化升级等领域,公司研发人员规模较去年将增加30%。”
“近年来,我国已经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支持企业创新的政策措施,包括奖补制造业企业技改投资、提高制造业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等。今年又提出要实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加大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实施力度等。这些政策在缓解企业资金压力、激励企业创新、促进产业升级以及提升核心竞争力等方面将起到明显的效果。”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室副主任杨光普对记者说。
代表委员也建议,在进一步强化创新激励、加大税收优惠支持方面,相关政策有待进一步落实落细。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工信厅厅长谢志成建议,构建以“普惠”为主的税收优惠政策体系,在现有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基础上,开发新的税收优惠政策工具,支持和激励企业加大创新投入。例如,对基础研究投入多的企业给予优惠,更大力度支持企业创新成果的首购首用等。
为了更好发挥民营企业科技创新主体作用,全国工商联建议,进一步加大高新技术企业政策优惠力度;建立落实和完善惠企科技政策的长效机制,深入推动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认定、研发投入加计扣除及无形资产税前摊销、政府采购、科技金融等普惠性创新政策落地实施、取得实效。
除了加大税收优惠力度,拓宽科技创新企业的融资渠道也是激励创新的重要手段。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促进创业投资发展,创新科技金融产品和服务”。
谢志成认为,可在应用研究型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管理委员会,以企业创新需求为导向,开展产学研合作;设立科技成果产业化基金,为企业开展科技成果转化提供资金支持。
九三学社中央建议,可借鉴目前政策性银行“一行一策”的监管及运营原则,设立专门支持科技创新发展的政策性银行。一方面,通过组建专门的队伍,制定专门的监管政策,研发更有针对性的金融产品,提供更有针对性的金融服务,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解决科创企业金融需求满足率低的问题;另一方面,由于政策性银行资金来源主要依靠发债,且募集资金主要借助于国家信用,资金成本较低,可以满足科创企业对低资金成本的需求,解决融资贵问题。
去年11月15日,聚焦于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北京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北交所”)正式开市。全国政协委员、中信集团副董事长兼总经理奚国华建议,从优化申购模式、引入增量资金、创新交易机制和明确公众公司法律地位等四个方面进一步提升北交所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的能力。他还建议,加快推出北交所指数基金,鼓励基金管理人发行特色基金产品,并在新发行的特色基金产品中配置一定比例的指数基金或北交所股票;对投资北交所的各类资管产品打开审批备案的“绿色通道”,推动扩大产品规模。(记者 张莫 班娟娟 郭倩 于瑶 苏醒)
转自:经济参考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