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原材料工业发展任务明确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2-01-02





  12月29日,工信部、科技部、自然资源部联合发布《“十四五”原材料工业发展规划》(简称《规划》)。中国证券报记者从工信部了解到,“十四五”不再分别制定石化化工、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等行业规划,而是将原材料工业整合起来做一个规划。这是历史上第一次。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所工业室主任、研究员付保宗表示,贯穿《规划》全文的是整个原材料工业的“五化”任务,包括促进产业供给高端化、推动产业结构合理化、加快产业发展绿色化、加速产业转型数字化、保障产业体系安全化。


  提升原材料工业保障能力


  原材料工业包括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等行业,也包括新材料产业,是实体经济的根基。我国是原材料工业大国,2020年原材料工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27.4%。


  《规划》提出,到2025年,原材料工业保障和引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能力明显增强;增加值增速保持合理水平,在制造业中比重基本稳定;新材料产业规模持续提升,占原材料工业比重明显提高;初步形成更高质量、更好效益、更优布局、更加绿色、更为安全的产业发展格局。到2035年,成为世界重要原材料产品的研发、生产、应用高地,新材料产业竞争力全面提升,绿色低碳发展水平世界领先。


  具体目标分为五个方面。一是供给高端化水平不断提高。突破一批重点战略领域关键基础材料;重点行业研发投入强度达到1.5%以上,掌握一批产业关键核心技术。二是结构合理化水平持续改善。粗钢、水泥等重点原材料大宗产品产能只减不增;形成5-10家具有生态主导力和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链领航企业;在原材料领域形成5个以上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三是发展绿色化水平大幅提升。吨钢综合能耗降低2%,水泥产品单位熟料能耗降低3.7%,电解铝碳排放下降5%;重点行业单位产值污染物排放强度、总量实现双下降;工业废渣等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进一步提高。四是产业数字化转型效应凸显。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3级及以上企业达到20%以上,关键工序数控化率70%以上;建设100个以上智能制造示范工厂,10家以上工业互联网平台。五是体系安全化基础更加扎实。重点行业关键生产工艺技术、装备自主可控水平大幅提高,产业链断点堵点显著减少;城镇人口密集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搬迁改造任务全面完成。


  鼓励稀土企业兼并重组


  工信部原材料工业司副司长常国武表示,鼓励稀土企业兼并重组,支持稀土企业集团向下游产业链延伸。适度有序投放稀土探矿权和采矿权,加大勘查力度,摸清储量家底。


  稀土是不可再生的重要战略资源,是改造传统产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不可或缺的关键元素,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有非常高的应用价值。经过几十年努力,我国建成了涵盖矿山开采、冶炼分离、产品开发、终端应用的稀土全产业链体系,成为全球主要的稀土生产国、应用国和出口国。


  今年12月23日,中国稀土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中国稀土集团是由中国铝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五矿集团有限公司、赣州稀土集团有限公司为实现稀土资源优势互补、稀土产业发展协同、引入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和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两家稀土科技研发型企业,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组建的大型稀土企业集团。


  业内人士表示,在新发展格局下,稀土企业集团化经营、集约化发展有利于破解稀土产业链结构失衡、稀土深加工发展严重滞后、新技术新产品应用推广等制约稀土企业高质量发展难题,进一步畅通稀土产业链上下游以及不同领域之间的沟通衔接,集成创新资源,形成创新合力,加速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促进高端应用迈上新台阶,更好地保障传统产业提质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推动产业结构合理化


  《规划》提出,到2025年,粗钢、水泥等重点原材料大宗产品产能只减不增,产能利用率保持在合理水平。完善并严格落实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电解铝行业产能置换相关政策,防止铜冶炼、氧化铝等盲目无序发展,新建、改扩建项目必须达到能耗限额标准先进值、污染物超低排放值。


  对于钢铁行业,《规划》提出,推进高效率低成本洁净钢冶炼、节能环保等关键共性技术,先进电弧炉及其制造流程、近终形制造、特种冶炼、高端检测等通用专用装备和零部件生产技术的工程化。推动充填采矿、低品位难选矿、烧结烟气循环、机械化原料场、高炉煤气精脱硫、高效脱硫脱硝、余热回收、中低温余热利用、钢渣高附加值资源化利用等技术产业化应用。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党委书记、总工程师李新创认为,严禁新增产能是底线,巩固去产能成果是今后钢铁行业的重点任务之一,产能产量“双控”将成为常态化。冶金规划院预测,2022年我国钢材需求量为9.47亿吨,同比下降0.7%;粗钢产量为10.17亿吨,同比下降2.2%。


  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副司长常国武表示,“十四五”将鼓励龙头企业实施兼并重组,打造若干世界一流超大型钢铁企业集团。依托优势企业,在不锈钢、特殊钢、无缝钢管、铸管等领域分别培育1-2家专业化领航企业。


  对水泥行业来说,节能改造达到基准水平、争取标杆水平,是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衡量指标。


  中国水泥协会副秘书长、碳减排专家委员会秘书长李琛表示,《冶金、建材重点行业严格能效约束推动节能降碳行动方案(2021-2025年)》(简称《节能降碳行动方案》)对水泥行业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到2025年水泥行业能效达到标杆水平的产能比例超过30%,行业整体能效水平明显提升,碳排放强度明显下降,绿色低碳发展能力显著增强。标杆水平为水泥熟料单位产品综合能耗100kgce/t,基准水平为水泥熟料单位产品综合能耗117kgce/t。目前的能效要求对照十年前水泥行业的整体水平,技术指标大约提高5%-7%。


  今年10月新修订发布的GB 16780-2021《水泥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简称“新版GB 16780”)将于2022年11月1日起实施。新版GB 16780将熟料综合能耗3级(即能耗限定值/基准值)指标确定为≤117kgce/t,等同于《节能降碳行动方案》中的基准水平。结合近三年调研测算的数据,约75%水泥产能可以达到限定值要求,其余约25%产能尚无法达标。如果不及时进行技术改造,将有25%产能也就是4亿多吨水泥熟料产能面临淘汰退出的风险。


  “当前,水泥行业最主要的矛盾是提升先进产能比例的迫切需要和总体产能依然严重过剩之间的矛盾。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任务愈发艰巨,既要显著提升先进产能比例,又要加快推动低效产能退出。”李琛表示。


  转自:中国证券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