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艺术建设要力求特而强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7-06-29





  “文化艺术需要降温。”住房城乡建设部原副部长刘志峰在日前举办的“遇见中国文化艺术启动峰会”上表示,自2016年公布到2020年培育1000个左右文化艺术之后,文化艺术的发展超出想象,出现了生搬硬套、脱离实际的问题。

(资料图片 来源于网络)
  自国家出台了鼓励政策后,文化艺术建设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有些部门提出要建200个文化艺术、2000个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有些机构甚至提出要建1000个旅游小镇、五六百个文化小镇。在这样的“大干快上”背后,存在着不少问题。
 
  比如,有些地方依靠政府部门打造“政绩小镇”;有些文化艺术建设成为房地产商制造新库存的新手段,“房地产化”明显;还有些地方重“形”轻“魂”,文化艺术特色不足。文化艺术的关键在“特色”。推进文化艺术建设,需对“特色”的内涵和外延有十分清晰的认识。什么是“特色”?从本义来讲,“特色”是事物本身显著区别于其他事物的风格、形式,即独有性、排他性。毫无疑问,文化艺术没有“特色”,甚至出现“房地产化”、重“形”轻“魂”等乱象,这与一些地方及领导急于求成打造“任务工程”、“形象工程”,盲目跟风、行政干预不当有着直接关系。因此,刘志峰提出“文化艺术需要降温”,实质上是呼吁有关方面要对文化艺术建设有清醒认识,对文化艺术建设多一些冷思考,防止一窝蜂。
 
  文化艺术并不是一个水泥建筑的集合,也不是城市产业园的僵化模仿,而是以文化、生态、产业为特色的一个诗意栖居的场所,是激活乡村活力的助推器。只有先挖掘出小镇独一无二的特色,才可能培育出有持续发展潜力的小镇样板。简单地“大干快上”,只注重投入的大手笔,建出来的小镇可能只是看起来很美,却未必真能实现“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给文化艺术“降温”并不等于叫停。文化艺术是一盘大棋,既事关产业转型升级,又事关文化的挖掘与保护;既有城镇化改造的要义,
 
  又是创新创业的平台与契机。在不久的将来,文化艺术也许会成为许多人乐业乐居的选择。各地在文化艺术建设的过程中,要摒弃大而全,力求特而强,结合自身实际,挖掘文化底蕴,把诸如古城历史文化、民族风俗文化、休闲养生文化、现代时尚文化、创新创业文化等特色文化基因植入文化艺术建设的全过程,着力为小镇塑造文化标识、留下文化印象、展现文化魅力,力求以文化艺术这一钥匙找准城乡二元结构问题的锁孔,打开新型城镇化的大门。(宛诗平)
 
 
 


  转自:中国商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 适时纠偏确保文化艺术走上“正途”

    正在进行的第二批全国文化艺术推荐中,住建部明确要求不得推荐以房地产为单一产业的小镇,并要求被推荐的小镇需实施并储备一批质量高、带动效应强的产业项目。全国各地如火如荼进行的文化艺术建设将被拉回“产业立镇”的正途。
    2017-06-23
  • 避免“穿新鞋走老路” 文化艺术建设须走出新路

    避免“穿新鞋走老路” 文化艺术建设须走出新路

    文化艺术是聚集特色产业,融合文化、旅游、社区等功能的创新创业发展平台。建设文化艺术不是要设立新的行政建制镇,而是要根据区域要素禀赋和比较优势发展特色产业。
    2017-07-11
  • 文化艺术不是新一轮造城运动

    文化艺术不是新一轮造城运动

    在近日举行的2017文化艺术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高层研讨会上,相关专家和企业界人士纷纷表示,文化艺术不是新一轮造城运动,应该警惕以PPP为名的变相地方债,或以文化艺术之名,行地产投资之实。
    2017-08-25
  • 文化内涵是文化艺术灵魂

    文化内涵是文化艺术灵魂

    据媒体报道,最近住建部公布了276个全国第二批文化艺术名单,截至目前我国已有403个文化艺术。但媒体调查显示,61 7%的受访者认为文化艺术建设需加强民俗文化传承,避免盲目拆除老旧建筑。
    2017-09-06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