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是我国环境保护事业走向公开、透明的反映。期待各地拿出足够诚意,热情对待公众开放,也期待所有设施都能尽早敞开大门
查询每天的空气质量,很多人可能没有想到这些数据如何得来;每天扔掉的垃圾、排掉的污水去了哪里,最终又如何变化?面对孩子们的问题,大人们也只能草草作答,因为鲜有人真正到过现场。近日,环保部、住建部公布的《关于推进环保设施和城市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向公众开放的指导意见》,让大家有机会去这些地方一探究竟。正如《意见》所言,“推动相关设施向公众开放,是保障公众环境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提高全社会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有效措施。”也就是说,开放相关设施,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公众的好奇心。
“环保素养低,行为缺自觉”“期待别人参与,自己获益”……这些对公众的各种抱怨声,听上去有道理,但认真想想,百姓的这些不足,与其对环境形势没有切身感受很有关系,其根本原因还在于政府部门没能创造更多条件,让大家有直观的认识和感受。
了解才能关注,才能有信任、有参与,这话一点不假。拿我们每天面对的生活垃圾来讲,政府部门、媒体用了很大气力,想让公众了解一座城市每天产生的垃圾量有多少多少万吨;不厌其烦地告知公众垃圾围城的现实。但对每个家庭、每个社会公民来说,接受这样的灌输并不容易,他们对垃圾的认识也仅局限于家庭与社区的垃圾桶的满溢。如果有机会看到垃圾填埋场占掉的良田、焚烧厂里山一样堆积的生活垃圾,了解了生活垃圾要经过多少道程序、投入多少真金白银才能“消化”,相信大家能深刻地感受到垃圾减量的必要性,也才能更好地遵循分类原则,做好源头减量的工作。再比如邻避问题集中的垃圾焚烧厂,既然承诺运营期间能做到排放达标、安全可靠,不妨大大方方地请街坊们常来看看,让人们放心。
从这个角度说,真该给这一《意见》点个赞。从环境信息像机密文件一样被“珍藏”,到如今欢迎公众来参观数据的形成过程;从环保设施门前的“闲人免进”,到如今敞开大门对公众开放,这是我国环境保护事业走向公开、透明的反映。它显示了相关部门的底气,这一底气来自于我国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环境基础信息的可信度不断提高。
对公众开放,实际上也是在接受社会监督,有助于提升环保设施的管理水平。笔者参观过一些发达国家的环保设施,像日本的垃圾处理厂,很多都单独设置公众参观线路,他们不仅把最好的观察视角留给公众通道,让大家有机会清晰详细地了解垃圾处理的全过程,而且通道虽与垃圾只有一层玻璃相隔,却没有任何异味,说明垃圾处理厂的密闭水平非常高,异味收集系统运行良好。
实事求是地说,国内一些环保设施如果开放,可能会有这样那样的不足。《意见》也考虑到实际情况,给各地留足了空间。比如有条件的开放,各地可先选出一处设施开放等等。做好这件事,需要有个过程,公众也能理解。就怕有的地方不把开放当回事,把位置最偏僻、交通最不便的先拿出来做样子,给开放制造不必要的障碍;或者把公众最想看的捂着盖着,而把一些大家不感兴趣的内容开放,敷衍了事。
总之,向公众开放环保设施,需要设施管理者拿出诚意,多动脑筋,做一番努力。我们期待所有设施早点达到开放要求,做到“万事俱备,就等您来”。(孙秀艳)
转自:人民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