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引领制造业智慧转型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作者:曹雅丽    时间:2017-05-02





  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风起云涌,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主要特征的智能制造成为全球制造业发展的主要趋势。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等重要领域和前沿方向的革命性突破和交叉融合,正在引发新一轮产业变革,并在对全球制造业产生颠覆性的影响,改变着全球制造业的发展格局。中国制造业如何智慧引领未来,日前在深圳举行的第二届“中国制造2025(深圳)高峰论坛”上,与会人员提出了相关意见与建议。


  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


  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李毅中表示,要充分发挥信息化对经济的驱动引领作用,要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引领推动当代高新技术的发展,将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各个行业,利用互联网优化配置各种自然资源、社会资源,主动融合“互联网+”各项行动的主旋律。


  李毅中表示,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深度融合,实现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其中工业化起着主导和支撑的作用,信息化发挥着驱动和引领的作用。


  一是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引领推动当代高新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而且渗透融合到各个领域,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本身就是创新创业的助推器,信息技术与相关专业技术结合,会催生出新的尖端科技产品。李毅中举例表示,比如在国家17项重大科技专项中,第一项是核高基,第二项是集成电路,第三项是无线通信,这三项都是电子通信技术。从第4项到第17项几乎都和信息技术密切相关,比如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大飞机、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都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和专业技术的结合。所以在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同时,还要注重发展各类尖端学科,尤其要注重它们相互渗透、相互交汇、产生新的边缘学科和前沿学科。


  二是信息技术广泛集成应用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各个行业。把电子信息技术嵌入到一个产品中,就会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和功能。信息技术与工业制造技术相结合,就提高了制造业的技术、装备效能和精度、生产装备数字化、工艺过程智能化,精准制造、极致制造才能成为现实。


  三是利用互联网优化配置各种自然资源、社会资源。互联网连通了众生万物,最大限度地挖掘了资源的潜力,创新变革了运行方式和生产关系,催生了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提升了运营的效率和效能。李毅中表示,比如制造业的个性化规模定制、网络协同制造、众创研发设计、众筹资本运作,这些已广泛地开展。


  四是开展互“联网+”行动已经见到了显著成效。实践证明,被“+”的行业企业应该是行动的主体。李毅中表示,融合是“互联网+”行动的主旋律,线上线下融合,虚拟和现实融合、产业跨界融合,上升到国家层面,就是把网络强国和制造强国这两个国家战略结合在一起,相辅相成、协调发展。制造业是“互联网+”行动的主要领域,可以说在诸多“互联网+”行动中,中国制造+互联网是重中之重。


  智能制造是关键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副司长安筱鹏表示,在“中国制造2025”指导思想里面明确提出,以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主线,以推动智能制造为方向,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是工信部的立部之本,也是工信系统的责任。


  安筱鹏表示,智能制造是未来产业发展主攻方向,其核心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进一步融合。安筱鹏提出智能制造包括产品智能化、生产流程智能化、管理智能化、服务智能化等。为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智能装备和现代生产工艺在重点行业不断普及,生产过程信息化向纵深发展,机械、船舶、汽车、纺织等行业生产设备和重大技术装备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步伐加快。


  会上,安筱鹏从集成是重点,能力是主线,数据是灵魂,端网软云(新四基)是新基础,生态系统竞争是产业竞争的制高点五方面深入分析了智能制造对制造业的重要作用。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黄群慧表示,智能制造是制造业的基础,创新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根本。在整个生产制造、社会经济运行方面,信息或者数据独立性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关键投入因素。信息在智能制造驱动下,将会成为未来社会发展的关键,甚至成为将来社会发展水平的关键,是决定现代化水平的最稀缺要素。


  黄群慧表示,智能制造会改变产业结构,通过工业互联网为支撑,以电子商务为平台,促进信息和经济的融合,产业逐渐升级,成为更具高生产率的现代生产体系。黄群慧强调,智能制造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中小企业在智能制造的创新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同时,技术人员的创新能力,尤其“工匠精神”也非常重要。


  黄群慧建议,一是要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智能制造发展新战略,现在我国离智能制造,相比德国这种占在第一方针的制造强国有很大差距。二是发展智能制造的和产品。三是推进制造过程智能化。四是深化互联网在制造领域的应用。五是投资方面,如云网端的基础设施需要加大投资。六是产业融合。(中国工业报记者 曹雅丽)
 


  转自:中国工业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 制造业升级不可“一哄而上”

    《中国制造2025》的发布实施加速了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进程,为传统产业的转型和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但同时,机器人产业等领域的火热也诱发了“一哄而上”的重复建设问题。
    2017-03-24
  • 共享单车:让传统制造业骑上快车道

    2016年,共享单车迎来发展热潮,越来越多的市民选择健康又环保的“时租自行车”出行,“共享经济”也连续出现在2015年和2016年度的政府工作报告中。
    2017-04-10
  • 制造业“三同”需要系统推进

    随着中国产业和消费升级来临,内外销产品“同线同标同质”(即“三同”)被提上战略日程:要求企业在同一条生产线上,按照相同的标准生产出口和内销产品,使供应国内市场和供应国际市场的产品达到相同的质量水准。
    2017-04-27
  • 制造业升级之本在于企业创新

    近两年,关于中国经济能否保持中高速增长,以及中国能否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讨论颇多,而问题的答案,似乎都绕不开中国需要制造业转型升级。
    2017-05-19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