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份以来,各地房地产调控政策频出。而在西安、广州、东莞、厦门、海口等地加码限购、限售抑制房价过快上涨的同时,昆明、岳阳、惠州、唐山、桂林、沈阳、江阴等地则发布了“限跌令”。
有的防持续升温,有的防快速降温,“限涨”与“限跌”并存,无疑意味着我国楼市已进入双向调控节奏——这不是单向施策,而是“托底”“盖帽”双向发力,对涨得快的“降虚火”,对跌得猛的“托住底”。
而这也是基于我国当前楼市的特点:就在9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21年8月份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同比涨幅总体延续回落态势,整体趋稳。与此同时,楼市分化局面也愈发明显,一线城市和部分二线城市仍呈高位维持态势或房价上扬势头,部分非热点三四线城市则在强调控之下成交持续低迷。
毫无疑问,无论是大涨还是大跌,都与“稳字诀”相悖。而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就明确提到,要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强调稳字当先是因为,房价大涨大跌、剧烈波动,不仅会给市场带来强烈冲击,更将带来金融等方面的风险隐患。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涨”字框定了我国楼市的基本面,以至于很多人对限涨式调控习以为常。相形之下,对“限跌”做法则不太理解,认为这是用有形的“托底”之手干预房价正常回调,属于“行政的手”伸得过长。
但这其实是对限跌式调控的误解。房价正常下跌当然没问题,但不是所有的跌都正常。一些非热点城市的限跌措施,并不是规定房价不能跌,只是不允许借违规竞争性降价来干扰市场秩序、造成风险隐患。
时下,随着“三道红线”、集中度管理等政策的出台,加上房地产销售行情降温,部分房企“高杠杆,高周转”模式遇到了瓶颈,回笼资金应对“高负债”的压力也剧增,房企为此采取“以价换量”的策略,本也无可厚非。
但也需要看到,一些房企又用恶性竞争将行业带进了“内卷漩涡”,比如以低于成本价的价格销售,并在质量标准上玩手脚等。一些地方出台的“限跌”措施,针对的正是这些违规违法行为,可谓是有的放矢。
事实上,双向调控的“托底”和“盖帽”,对应着对正常居住性需求的兜底,对投资投机性需求的抑制。“限跌”不是为了打压正常的居住性购房需求,正如央行召开金融机构货币信贷形势分析座谈会时特别强调的,要防止政策调整误伤合理的市场需求,楼市调控不会也不该拿合理市场需求开刀,要的是精准发力。
因此,双向调控讲究的,不只是分类施策,还有因地因时制宜。以河北唐山为例,1年前,唐山还是楼市热门城市,曾因房价上涨过快被约谈;随着楼市转冷,今年8月中旬又通过约谈,打击恶意降价行为,保持市场健康平稳。
说到底,稳定的市场,必定是个有涨有跌的市场,但肯定不是个暴涨暴跌的市场。对楼市较热的城市“限涨”和对偏冷的城市“限跌”,本质上都是以“稳”为主基调,围绕“房住不炒”的主题和“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的主线,相向而行。而通过“双向调控”不让楼市偏离“平稳健康发展”轨道,也是我国市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题中之义。
转自:新京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