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税务总局17日公布今年上半年“税收账本”。税收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上半年我国税收收入情况如何?深化增值税改革进展怎样?税收重点工作取得哪些新进展?
国家税务总局货物和劳务税司司长王道树、收入规划核算司副司长郑小英等相关负责人对这些热点问题进行深入解读。
税收收入形势总体较好反映经济质效提升
据统计,税务部门上半年共组织税收收入(已扣减出口退税)81607亿元,同比增长15.3%,比上年同期增速提高6.4个百分点。与企业盈利水平相关的企业所得税增长13.5%。
郑小英介绍,今年以来,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入,我国经济发展延续稳中向好态势。税收收入形势总体较好,反映经济质效继续提升。
与此同时,工业和服务业税收收入增速分别为14.7%和13.2%。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部分行业产能过剩问题逐步缓解,工业税收自2017年起连续6个季度增长超过10%;服务业税收收入近年来一直保持较快增长势头,反映我国经济转型升级态势明显。
新兴产业税收收入继续较快增长,经济新动能茁壮成长。其中,软件和信息技术产业税收收入继2016年以来连续9个季度增速超过30%之后,今年上半年仍然增长29.3%。科研和技术服务业税收收入增长26.5%。
零售业税收收入增长20.5%,延续了2017年以来的较高增速,住宿餐饮业税收收入增长8.6%,反映居民消费较为旺盛。
郑小英说,上半年我国东、中、西和东北四大板块地区税收收入分别增长13.3%、19.5%、19.7%、10.9%。与2017年相比,四大板块税收收入增速均明显提高,反映区域协调发展态势较好。其中东部地区税收规模较大,但仍达到两位数的较快增速;中、西部地区发展势头迅猛,税收收入增速均接近20%;东北地区税收收入也较2017年提高了3.9个百分点,进一步缩小地区差距。
持续扩大税收红利空间为实体经济发展添动能
今年3月28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进一步深化增值税改革,推出将17%和11%两档增值税税率分别下调1个百分点、统一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标准等三项深化增值税改革举措,并决定从5月1日起实施。
“目前深化增值税改革运行平稳,效应逐步显现,改革首月实现净减税348亿元。”王道树说。
王道树说,为了统筹推进深化增值税改革相关工作,税务总局会同财政部及时制发改革政策文件,明确政策规定,并及时发布配套征管措施公告,进一步细化明确操作。不仅如此,还增设服务窗口、开设绿色通道、简化办理流程,为纳税人提供更加便利高效的办税服务。
截至5月31日,增值税税率调整共涉及增值税一般纳税人895万户,与税率调整前相比,改革首月实现净减税348亿元,减税幅度8.57%。制造业、交通运输业、建筑业等普遍减税,其中制造业减税获益最大。制造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52万户,整体实现净减税141亿元,减税幅度8.77%,减税金额占到所有行业减税总额的40.7%;交通运输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1万户,减税幅度11.38%;建筑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44万户,减税幅度7.48%。
下一步,税务部门将在前期改革稳步推行的基础上,通过深入开展纳税辅导宣传、及时回应纳税人关切、持续跟踪改革落实成效等举措,全面落实减税要求,助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推进税收领域“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
“今年上半年各项税收重点工作齐头并进、成效显著。”据税务总局办公厅副主任付树林介绍,税务总局积极推进税收领域“放管服”改革,不断优化税收营商环境。
财税部门出台了税收优惠政策20余项,内容涵盖促进实体经济发展、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扶持民生领域发展等多个方面。据统计,1至5月,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税收优惠政策减税943亿元,增长25%;鼓励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减税2886亿元,增长46%;支持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减税536亿元,增长30%。各项减税政策有效落地,进一步减轻了市场主体负担,助力企业轻装前行。
与此同时,深入推进税收领域“放管服”改革。税务部门连续第五年开展“便民办税春风行动”,推出5类20项便民办税措施。全国税务部门自4月1日起对5大类105个办税事项在全国范围推行“最多跑一次”改革。5月1日起全国税务系统9365个办税服务厅实现“一厅通办”,12366纳税服务热线实现“一键咨询”。一系列为民便民利民举措为提升纳税人获得感打下了坚实基础。
税务部门还持续加大对各类涉税违法行为打击力度。上半年,税务总局与公安部、海关总署和人民银行等部门密切协作,将打击出口骗税和打击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紧密结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跨部门、跨区域专项行动,摧毁一批职业化犯罪团伙和网络,严惩一批违法犯罪企业和人员。另外,税务系统积极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面实现了税务稽查执法方式的转变,取得了规范执法行为、提升执法效能、促进纳税遵从、优化营商环境的良好效果。(记者胡璐、郁琼源)
转自:新华社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