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贸易是建设贸易强国的重点,也是构建现代经济体系、加快发展新经济、着力培育新动能新优势的主要领域。服务贸易数据指标不仅仅关系服务贸易本身发展成效,也直接反映国民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水平。
(图片来源:互联网)
2017年,我国服务进出口平稳增长、结构持续优化,高质量发展特征逐步显现,呈现诸多亮点和可喜的一面。但同时,服贸数据表现出来的问题也应引起关注,并应成为下一步政策发力的重点。
服务贸易发展亮点突出
2017年服务贸易数据亮点较多,突出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全口径服务贸易总规模超过15万亿元人民币,服务贸易在国民经济和对外贸易中的地位不可小觑。根据商务部发布的数据,2017年我国服务进出口总额为4.7万亿元人民币(外汇收支口径)。同时发布的2016年我国附属机构服务贸易额的10.25万亿元人民币,两者相加,我国服务贸易全口径数据约达15万亿元人民币,占GDP比重约19%,占对外贸易(货物+服务)总额的35%。可以说,服务贸易已经成为推动我国经济贸易保持较快增长的核心引擎之一。
二是出口增速首次超过进口增速,扭转了逆差扩大趋势。截至目前,我国服务贸易进口增速连续7年超过出口增速,而2017年首次扭转了这一态势,服务贸易出口增速达到10.6%,进口增速为5.1%。尽管由于出口规模基数较小,仍未能减少逆差,但是却有效扭转了逆差扩大趋势。这一指标的变化对我国服务贸易发展具有标志性意义,或许能成为我国服务出口与进口增速变化的一个转折点,并有望在近几年内成功实现缩小服务贸易逆差。
三是以数字贸易为代表的新兴服务贸易增长迅速,优化了贸易结构,提高了发展质量。虽然传统服务行业依旧占比较大,但新兴服务行业增速远超传统服务业。根据商务部数据,新兴服务进出口1.46万亿元,增长11.1%,高于整体增速4.3个百分点。服务外包作为数字贸易的重要领域增长速度也相对较快,2017年我国离岸服务外包执行额5369.8亿元人民币,增长14.7%,占新兴服务出口的比重达到73.3%。数据分析、电子商务平台和互联网营销推广等服务新业态新模式快速发展,分别增长55.4%、44%和40.6%。上述数据表明,我国数字贸易、数字产业和数字经济具有比较优势,未来发展潜力较大。
四是境外附属机构销售收入较快增长,推动服务业对外开放深入发展。根据商务部统计数据,2016年我国附属机构服务贸易额为10.25万亿元人民币,增长10.5%,规模居全球第二位。其中,内向服务业附属机构销售收入为5.66万亿元,增长3.2%;外向服务业附属机构的销售收入为4.59万亿元,增长21%。内向高于外向1.1万亿元,表明我国的服务业开放达到了新的水平,外资服务业进入国内市场的程度相对更高。
除了上述四点外,服务贸易数据还呈现出其他亮点,如区域布局更趋优化,“一带一路”服务贸易合作成效显著,与制造业结合紧密的生产性服务贸易推动实体经济转型发展,在培育发展新优势新动能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服务贸易发展的隐忧不容忽视
同时,我们还应当看到,在这些成效与亮点背后,也有一些问题与隐忧。主要体现为服务贸易发展与我国建设贸易强国、推动贸易结构进一步优化,实现更高质量更快速度发展的要求还有不小的差距。
一是增长速度低于货物贸易,与我们期望的进一步优化对外贸易结构,提高服务贸易在对外贸易总额中的地位并不完全一致。2017年货物贸易27.8万亿元人民币,增幅超过14%,明显高于服务贸易6.8%的增长速度。
二是贸易逆差仍未有效改善,出口竞争力仍不足,高端服务消费外流较大。2017年我国服务贸易逆差1.6万亿元人民币,与上年持平。同时,旅行服务逆差最大。在我国旅行服务逆差中,相当一部分是海外留学和海外就医的服务贸易逆差。近年来,我国医疗健康服务需求巨大,但国内优质的高端医疗健康服务仍然匮乏,导致高端医疗美容服务消费需求外流较为严重。
三是服务贸易发展仍然缺乏开放动力。服务业开放可有效推动服务贸易发展,而服务业开放不足、国内规则障碍等因素又导致服务贸易发展的潜力未能充分释放。服务业开放既包括对外资企业的开放,也包括对国内民营企业的开放。要形成我国服务贸易的竞争力,必须更多借助民营资本参与服务产业的国际竞争,以此推动我国服务产业市场化和国际化。
政策还需持续发力
促进服务贸易高质量快速发展,还需要政策层面持续发力,为服务贸易发展再添一把柴。
一是加大服务贸易发展考核力度。要进一步强化服务贸易在国家和地区发展大局中的地位。在高质量发展和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中,进一步突出服务贸易的相关考核指标和权重。利用考核指标这个指挥棒,提升各级领导对服务贸易发展的重视程度。
二是继续推动服务贸易创新发展深化试点,以及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建设,同时建设一批特色服务贸易基地,如文化、医疗、数字贸易等。
三是推动各级财政加大对服务贸易的支持力度,同时推动税收、金融等领域支持服务贸易发展的政策措施落地见效,形成长效机制。
四是促进服务出口和进口协调发展,不应刻意抑制进口,要推动服务进口高质量发展。要以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为契机,适度扩大高质量、高品质的服务进口。
五是打造中国服务品牌。利用多种手段整体塑造中国服务的国际品牌形象,加强国际宣传推广,让世界各国消费者认识了解中国服务,提升中国旅游、中国文化、中医药、中国软件、中国服务外包等重点服务领域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六是做好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工作。要做好试点示范成果的总结与经验的复制推广工作,推动在有条件的地区开展深化试点工作。(商务部研究院国际服务贸易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李俊)
转自:国际商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