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提出大力发展文化艺术建设的数年来,在取得长足发展的同时,文化艺术所面临的质疑和挑战也不少。“千镇一面”、“房地产化”等问题都成为了公众和行业反思的主要问题。本文作者提出文化艺术如何保持“特色”这一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问题,并引用国外文化艺术的发展案例进行引述,为行业发展提供借鉴意见。
讲起文化艺术很多人都会想到欧美的一些小镇。许多历经百年甚至千年的小镇现在仍保持了其鲜明的特色及活力,不仅保证了当地经济的稳定发展还成为当地居民引以为傲的资本,有的甚至成为闻名世界的标志型发展小镇。另外,产业加小镇的模式让人很难不和美国的company town(公司市镇,又称公司城镇、公司镇、企业城,指范围内几乎所有商店和住屋皆由同一间公司所拥有的地区。该公司提供基础建设以便让工作者搬迁至当地定居(维基百科))联想在一起,似乎与我们现在谈到的文化艺术颇有几分相像,但又有本质的区别。
大公司将总部设在小城镇,是双向选择的结果。这种资源的分流,既缓解了城市的压力,又促进了小城镇的发展,一举多得,如美国太阳谷峰会及奥马哈小镇股东大会让小镇有了新的生机。
综合当地因素 因地制宜差异发展
特色从字面上不难理解,是一个事物或一种事物显著区别于其他事物的风格和形式。文化艺术是由小镇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特定而具体的环境因素而决定的,如地理位置、土地、气候、历史、文化、语言、交通、产业等。
首先,文化艺术源于既有悠久的历史沉淀、深厚的文化积累、稳定的群众基础,一些知名的海外“美丽”小镇都是有着百年的文化积淀和传承,真正的美好不仅在于山水和风光,更在于人文和风土。其次,文化艺术导入于传统特色(文化、自然风光、风土人情)+产业模式,在原有的文化或资源基础上与产业相结合,让文化艺术得以发展及推广。
再次,文化艺术成长于创新特色+产业模式,强调创新性,差异性,准确定位,聚焦精准,长远策划设计,打造具有排它性、非同质化的独特发展模式小镇,而不仅仅是单一的文旅小镇模式的思考。但同时,我们需尽量避免类似“快销镇”的泛滥。
最后,文化艺术成熟于切实可行的综合自身特色+产业核心+高效运营+市场(居民)认同,实现资源有效分配的千企千镇,千镇千面的可持续发展绿色经济。千企千镇不是数量更不是速度的要求,不是“大跃进”模式的建设,千企千镇是我国产业升级的实现手段之一,也是绿色经济的发展蓝图。与此同时我们切记理解过度、矫枉过正。
杜绝单一产业,如去房地产化,并不说明房地产不重要; 拒绝千篇一律走旅行开发,并不是否定文旅小镇的价值;鼓励创新、差异化,并非鼓励走极端,为了特色而 “特色”,脱离实际,与走可持续绿色发展经济道路相背离。
防止结构单一 过度炒概念
今年住建部通知里特别提出,以旅游文化产业为主导的文化艺术推荐比例不超过1/3。“房地产化”现象,也是大多数人最担心的问题。在当前“文化艺术热”的背景下,全国计划建设文化艺术的总量已多达五六千个。而警惕文化艺术地产化一直是业界的共识,今年第二批全国文化艺术不但要求更为严格,还强调要“去地产化”。
项目伊始,地产商加入投资小镇是希望其将以往开发地产好的经验带进来,但随着小镇建设的过程中,这种“好”的经验却又走了原来的老路。建小镇不等于“盖”小镇,不是圈地运动。这也是最常被公众诟病的所谓“换汤不换药”,打着类似科研小镇、民居旅游小镇的名头行占地之实。
与海外经验结合 学习借鉴但非复制粘贴
小镇的选择方式一种是在原有的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基础上开发、维护及建设,是一种文化的延续与价值提升;一种是设计概念、策划并植入甚至创造一个小镇,同时会考虑到其地理及政策优势,如基金小镇。
古往今来,留下来的古镇或被人们传颂的小镇往往是有着长时间的文化积淀和发展历史,是社会发展的自然结果,没有刻意雕琢,没有过度的人工添加,这也正是美丽古镇有吸引力的地方。而在短短四年造镇计划里,尽管中国是一个创造奇迹的国家,但短期内市场能否消化,是否符合经济发展规律,都需要时间及市场的进一步考验。
对比我国“人造镇”“快销镇”现象,一些国外小镇在开发和研发的时候,可以深刻挖掘当地的历史、人文,而非凭空创造。如“音乐之都”奥地利萨尔茨堡,萨尔茨堡音乐节既带动了当地经济又提升了居民对城市的认同感。又如有“上帝赐予高尔夫的礼物”之称的圆石滩林克斯球场等。
反观国内,如何维护和有效的利用已有资源是值得我们反省的课题。如鼓浪屿,面临岛上拥挤的游客,过度的商业开发,商铺林立且重复、岛上居民老龄化严重等问题,如何重现小岛往日生机问题亟待解决。
此外,也有一种小镇属于改造小镇,基于原有失败的城市规划或日益落寞的产业定位,重新注入生命力。如纽约曼哈顿西区铁路高架公园,曾是一条杂草丛生的废弃铁路,政府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改造再利用结合了当地人文环境,曼哈顿空中花园最终出现在我们眼中。高架公园根据各个区位在植物陈列、人行步道的设计上也各显独特。
发展中国文化艺术是一个需要长期经营和研究的课题,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文化艺术的种类很多,不管是历史文化型、城郊休闲型、新兴产业型、生态旅游型、高端制造型、金融创新型还是时尚创意型,核心要素都要达到美丽宜居的标准,发展的同时提高居民对城市的向心力,否则文化艺术只能是产业小镇。
最重要的一点,绿色经济的本质就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每个文化艺术无论试图打造怎样的IP、拥有绝对的的先天优势、雄厚的资本支持、优秀的运营团队,任何小镇的最终成功,都离不开不断的发掘、思考,保证小镇持续注入生命原液保证生命活力,这种注入基因可以是知识的更新、人才的交替、资本的有效循环、产业的升级等等。 (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人民网立场。)
转自:人民网-房产频道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