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奶业全产业链素质将稳步提升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7-07-13





  近日,《中国奶业白皮书(2016)》(以下简称“白皮书”)在第八届中国奶业大会暨2017中国奶业展览会上发布。该白皮书围绕中国奶业产业链的整体情况及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主要包括国家相应政策、中国奶牛养殖业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中国乳品消费市场的变化以及中国奶业科技进展与前景等。白皮书通过宏观数据统计及来自实地、长期的监测及考察数据,对整个产业链进行全面观察与梳理。

(资料图片 来源于网络)
  政策解读
 
  监管力度加强 国家全方位规划布局
 
  白皮书从养殖与加工两个方面对国家奶业相关政策进行了梳理,并对其相关影响进行了分析。其中,奶牛养殖业政策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发展:补贴政策、发展优质饲草料种植的政策、生鲜乳质量安全监管政策和国家重大产业规划。
 
  专家表示,通过以上政策的实施,养殖业产业素质将全面提升,产业发展格局也将更趋合理;加工企业整体素质明显提高,婴幼儿配方乳粉市场更加规范健康。“正是因为国家全方位的规划布局,监管力度的加强,才使种、养、加全产业链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可以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共同开创良好的奶业新局面。”
 
  现状趋好
 
  乳制品产量质量双提升 上市乳企利润同比增长
 
  据了解,中国乳制品产量持续保持增长,2016年乳制品累计产量2993.2万吨,同比增长2.2%。乳制品种类仍以液态奶产品为主,2016年液态奶产量2737.2万吨,同比增长8.6%。乳制品质量安全水平大幅提升,2016年前三季度,全国乳制品监督抽检合格率99.8%。1—11月婴儿配方乳粉国家抽检合格率99%,乳品质量达到历史最好水平。
 
  2016年乳业上市公司业绩整体趋好,15家已发布年报的乳业公司中13家公司营业收入较去年同期有不同程度增长,有11家公司营利,其中8家公司实现了营收和净利润的同比增长。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区域性乳企异军突起,燕塘乳业、天润乳业、广泽股份等一些区域性企业通过区域深耕和域外拓展提升了业绩,2016年战绩斐然,实现营收利润双增长。
 
  不过,受2016年上半年奶价持续走低的影响,奶牛养殖企业的利润受到影响,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原料奶生产与加工企业需求间的平衡不稳定。
 
  婴配消费高速增长 乳制品种类日益丰富
 
  白皮书分析认为,2016年是“全面二孩元年”,政策实施近一年来,生育需求增长迅速,预计每年新增人口300万,将明显带动婴幼儿配方乳粉消费需求。然而目前国内婴幼儿辅食的市场容量仅为80亿元左右,尚有5倍以上的市场空间。因此,国内婴幼儿配方乳粉市场将迎来又一销售小高峰,将带来市场20%的增量,预计2018年中国婴幼儿配方乳粉市场规模将达到1000亿元。
 
  此外,常温酸奶、瑞士乳杆菌饮品、爱克林乳酸菌饮品等新产品的爆发式增长,也促进了乳制品市场需求井喷式提高。预计到2020年中国人均酸奶消费量将赶上英美两国,达到人均8.4千克,增长空间75%;巴氏奶产量将达到296万吨,年复合增长率约5%。“健康型、功能型乳饮料将有预计1000亿元的利润空间。”有专家预测。
 
  同样受到“二孩”政策影响的还有婴幼儿配方乳粉的进口,其增速极为迅猛。据介绍,2016年奶粉进口量达到22.14万吨,同比增加25.79%;进口均价13593美元/吨,进口总额30.10亿美元;其中,荷兰和爱尔兰在中国的进口婴幼儿配方乳粉市场中占有50.33%的份额,出口到中国的总量达到11.14万吨,是中国进口婴幼儿配方乳粉的最大来源国。
 
  2016年6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注册管理办法》,严格整顿行业,预计到2018年将有2000个品牌退市。由于部分不符合国家管理规范的国外奶粉品牌退出中国市场,到2020年,婴幼儿配方乳粉进口量将有所下降。
 
  发展方向
 
  加强智能化技术研发 实现产品多元化
 
  虽然中国奶业科技水平在不断提升,但是与奶业发达的国家相比,中国奶业仍旧面临着如下的产业和科技问题:一是优质粗饲料供给不足、调制技术和评价有待改善;二是单位生产成本高;三是饲料转化率低,奶牛单产水平低,规模牧场平均饲料转化效率1.29,低于奶业发达国家1.5,奶牛利用年限过短;四是自主育种与遗传评估体系亟待完善,优秀种质资源依赖进口;五是生态与环保压力大,氮、磷、甲烷等营养物质环境排放量高,牧场粪污处理设备投入还是比较少,简单还田仍是主流处理模式;六是机械化设备对外依存度高,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大中型牧场的主要技术设备基本从国外进口,约占80%,国内设备市场份额甚少。
 
  因此,未来中国奶业科技攻关将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向:集成创新后裔测定和基因组选择等关键技术;提升优质粗饲料生产调制技术;提高奶牛饲料转化率,降低成本;集成牛场减排和奶牛粪污综合利用技术;加强奶牛疫病防控综合技术研发;加强乳制品加工技术研发,实现产品多元化;加大机械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技术开发。
 
 
 


  转自:中国食品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 奶业展望:未来10年发展质量主导行业转型升级

    奶业展望:未来10年发展质量主导行业转型升级

    2018中国农业展望大会日前在北京开幕,大会发布的“2018—2027年中国奶制品市场形势展望”基于大量基础性研究,从生产、消费、价格、贸易等方面对奶业未来10年做了预测。
    2018-05-11
  • 疫情之下,我国奶业应如何应对?

    疫情之下,我国奶业应如何应对?

    疫情之下,我国奶业应如何应对?国家奶业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胜利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目前调研的情况看,第一季度奶业受疫情影响比较大,交通运输以及各省份限制人员流动措施解禁后,整个行业...
    2020-02-10
  • 供给侧需求侧共同发力 奶业振兴闯三道关

    供给侧需求侧共同发力 奶业振兴闯三道关

    一杯奶不仅是社会关心的热点话题,也是政策文件的牵挂之处。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继续实施奶业振兴行动
    2021-03-26
  • 碳交易来了 奶业减排何去何从

    碳交易来了 奶业减排何去何从

    数据显示,一头高产奶牛一年温室气体的排放量相当于一辆小汽车的排放量(按照排量1.0,一年行驶一万公里大致计算)。由此推测,奶牛养殖行业极有可能被划入监管范围。奶牛碳足迹涉及整个产业链,奶业的低碳之路是一条必由之路。
    2021-05-29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