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将加快推动新兴产业政策规划落实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作者:曹雅丽    时间:2017-04-24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如火如荼,全球正在步入新兴产业蓬勃发展的关键时期,新兴产业发展孕育着重要机遇,主要发达国家及一些新型国家纷纷加强新兴产业领域战略布局。未来,我国必须紧紧抓住历史机遇,集聚优势资源和力量,开创新兴产业发展的新局面。”日前,由工信部赛迪研究院、中国中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联合主办的新兴产业百人会成立大会暨北斗产业发展论坛在京召开,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在会上作出上述表示。


  促产业政策加快落地


  辛国斌表示,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呈现多领域、跨学科、群体性突破新态势,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广泛渗透于经济社会各领域,3D打印、生物技术、机器人与智能制造、超材料与纳米材料等领域技术不断取得重大突破,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全球范围内产业升级步伐明显加快,结构调整力度前所未有,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的动力正在加速集聚,全球正在步入一个新兴产业蓬勃发展的关键时期。


  辛国斌表示,为了抢占未来产业竞争的制高点,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及一些新型国家纷纷加强新兴产业领域战略布局,美国先后发布了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制造业创新网络计划等一系列国家战略,德国实施工业4.0,法国颁布未来工业计划,日本实施革新性研发推进计划,韩国、印度等国家顺应发展潮流,在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等领域出台支持政策和措施,希望在新一轮全球经济竞争中占据主动,提升话语权。


  我国2015年发布《中国制造2025》,将发展新兴产业作为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重要抓手;2016年发布《关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强调通过加快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以技术的群体性突破,支撑引领新兴产业集群发展;2016年12月发布《“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也明确要将加快培育壮大新兴产业作为一项重要任务。


  工信部做了大量工作发展新兴产业,辛国斌介绍说,工信部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围绕国务院出台政策文件,牵头制定了大数据、新材料、信息产业等一系列引导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规划,利用工业转型升级资金、工业强基工程等专项支持新技术、新产品突破发展,会同发改委、财政部、人民银行等多部委研究制定促进新兴产业与金融良性互动的机制和举措,完善政策法规和市场环境。


  辛国斌指出,目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整体创新水平还不高,产业发展面临着标准体系不健全、政府监管模式亟待创新、外部环境更加严峻等突出问题。必须紧紧抓住历史机遇,集聚优势资源和力量,开创新兴产业发展的新局面。下一步,工信部将加快推动重点新兴产业领域的政策规划落实,做大做强新兴产业集聚集群,通过开展试点示范等培育壮大新业态、新模式,制定鼓励创新包容审慎的监管规则。在新的形势下,培育发展新兴产业,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同时还要合理发展社会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


  产业发展紧扣“创新”二字


  培育创新型增长点,无论是增量提升,还是存量优化,都要紧紧扣住“创新”二字。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赵昌文表示,中国在推进新兴产业创新进程中,应该注意做好两件事情,一是要建立创新导向型经济结构,二是要解决好行业结构失衡问题。国家提出要从过去的发展模式转向创新驱动轨道上来,要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其核心是创新。如何建立创新导向型经济结构?赵昌文表示,创新导向型的经济结构就是新兴产业的发展。除此之外,还要为新兴产业发展创造一个创新的生态,并促进大量研发成果转化。


  对于创新驱动产业发展,赛迪研究院院长、新兴产业百人会执委会主席卢山表示,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是引导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据悉,新兴产业百人会是在工信部规划司指导下的非官方、非营利、公益性产业研究和交流平台,致力于前瞻研判全球新兴产业发展趋势,深度解析国内新兴产业领域面临的新机遇和新挑战,聚焦研究中国新兴产业发展的重大问题,抢占未来产业的制高点。


  辛国斌表示,百人会要充分利用高端智库和资源整合优势,在加快中国新兴产业发展中发挥作用。希望百人会做好新兴产业重大问题研究,为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部署会聚思想,贡献智慧;宣传贯彻国家政策,有效引导新兴产业发展;发挥百人会的平台作用,促进产业资源整合;充分利用智力资源优势为行业管理和企业创新提供技术咨询、政策建议、经验推广等各类服务。(中国工业报记者 曹雅丽)


 


  转自:中国工业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