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艺术须在“特”上做文章


来源:经济参考报   时间:2017-03-20





  据《经济参考报》报道,国家出台鼓励政策后,文化艺术建设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但部分文化艺术建设“走样”,有些地方依靠政府部门打造“政绩小镇”;有些文化艺术建设“房地产化”明显;有些地方重“形”轻“魂”,文化艺术特色不足。


  不少网民表示,一些地方不顾实际需求,跟风建设文化艺术,忽略了“特色”这一精髓,显然背离了培育文化艺术的初衷。建设文化艺术须因地制宜、因势利导,以产业为载体。


  政绩驱动 特色不“特”


  有网民认为,文化艺术“不特”,与一些地方急于求成打造“任务工程”、“形象工程”有直接关系。网民“秦蓓”指出,为了将小镇在规定期限内建到特定规模,部分地方政府,把文化艺术建设当作“票子和帽子”,从而忽略了“特色”这个关键,更有房产商视文化艺术为“掘金点”,将文化艺术“房地产”化,背离了建设文化艺术的初衷。


  网民“董文龙”表示,“文化艺术”的首要属性是“特色”,包括文化特色、资源特色、产业特色等。短时间内以大干快上的思维追求大规模建设,势必会对其他地区文化艺术建设产生“路径依赖”,为了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而进行生硬的模仿、抄袭,使本来应该各具特色的小镇失去了特色。


  网民“李娅”表示,文化艺术若只注重“名”不重规划,虽“面子”好看,但基础设施配套、服务配套等“里子”不足,发挥不出产业优势、旅游优势,必将造成人力、财力的巨大浪费,甚至会出现“空城”现象。


  规范引导 突出优势


  网民“胡建兵”表示,文化艺术应该精打细磨,不能操之过急,有了特色才能有发展。还有网民表示,在特色小城镇建设中,地方政府应做好规范引导,细化完善配套措施,不盲目追求快出成绩与数量,根据当地独特的人文、地理环境,突出特色产业优势,建设一批、成熟一批。


  网民“李娅”表示,为避免文化艺术千城一面,首先,应建立科学可行的整体规划设计,避免克隆复制、低水平重复建设等问题;其次,深挖当地的传统文化精髓,找准小镇的产业优势,培育独特的人文气质与商业气息;再次,要严格建设文化艺术的审批程序,细化文化艺术审批流程和指标。


  网民“清风明月”认为,作为立镇之本的产业规划要找准自身的特色,要为自身发展提供充足的产业背景支撑,注重高端产业、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发展。同时要以文化特色、生态资源为导向,在空间、风貌、项目、活动、环境等方面进行落实。


  网民“计妍”表示,为防止文化艺术建设“跑偏”,进而导致“只见新镇不见人”,应该通过制定指标和标准加以限制和考核,去除政绩化的标准,不以数量论影响,而是以质量看成败。(记者  李会平 整理)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 企镇对接,加快发展文化艺术

    文化艺术要优先选择在大城市、特大城市周边,建立在一小时生活圈内,能够受到大城市二三产业带动,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合理布局的城市群。
    2017-03-20
  • 文化艺术应杜绝“人工造镇”

    全国两会期间,文化艺术的话题热度不减。就文化艺术的发展,民进上海市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高级经济师施蔷生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指出,文化艺术不等于“人工造镇”
    2017-03-20
  • 文化艺术如何建

    两会期间,文化艺术建设是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之一。国务院参事、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理事长仇保兴日前接受本报中央厨房“国策说”工作室采访,畅谈文化艺术发展。
    2017-03-20
  • 发展文化艺术需吸引多元化投资主体

    业内专家普遍认为,需打通政府资金、社会资本和金融机构三方融资渠道,通过吸引多元化投资主体,并让其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来破解文化艺术建设的“融资难”问题。
    2017-03-20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文化艺术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