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两会期间,文化艺术的话题热度不减。就文化艺术的发展,民进上海市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高级经济师施蔷生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指出,文化艺术不等于“人工造镇”。如把文化艺术建设与房地产开发、旅游开发等同,将会出现新一波的投资过剩现象。
文化艺术
“生态+”模式
2016年12月5日,国务院颁布《“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强调生态文明建设已上升为国家战略,要求到2020年,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生产和生活方式绿色、低碳水平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环境风险得到有效控制,生物多样性下降势头得到基本控制,生态系统稳定性明显增强,生态安全屏障基本形成,生产环境领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相适应。
今年2月5日关于农业农村发展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农村增绿”,并在大部分章节中都提出生态绿色环保要求,主张“生态+”模式。而在大力建设和培育文化艺术中,涌现出不少重视生态环境发展的典范案例。
施蔷生对记者说,以“云生态”为主导产业的“云栖小镇”、以桠溪文化艺术为代表的绿色产业小镇,及以“保护性开发和利用性涵养并举,生态化孕育和景观化美育并行,海域型营造和岸线型构筑并联,产业化培植和市场化拓展并重”的正在规划中的北戴河国家级海洋公园暨渤海生态小镇和更多的文化艺术,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都起到了良好的示范。
警惕“人工造镇”
施蔷生说,在文化艺术创建和培育的路径上,我们特别要遵循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和因人(镇)而异。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地理环境不同,有着不同建筑风貌的多元性和特色风采。因此,文化艺术应杜绝照搬西方建筑的失败案例,或脱离本地人口规模及城镇能级,一味求高大上,劳民伤财。
因势利导,就是要在创建和培育文化艺术中,还需注意当地内在的原生需求、产业及生态等发展基础。不能以打造文化艺术为名,行造房为实。
施蔷生提醒,文化艺术不仅强调自然界的和谐,更是侧重国家方针政策与当地发展的实际基础密切呼应,因人(镇)而异顺应社会和市场需求而生。文化艺术不能盲目上马,尤其是人为建设主题公园等旅游景点,既失去原有的特色,又缺乏生命力。为避免个别单位谋求固定资产增长,“圈地造镇”,应严禁将“文化艺术”的打造变成单纯的吸金工具。这种不考虑产业经济长效发展的大规模“人工造镇”行为,不仅损害自身的市场信誉,也将给生态环境带来毁灭性打击。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