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6月经济数据前瞻:供需均有改善,通胀趋于回升
总体看法:6月全国制造业PMI小幅回升至50.9%,创4月以来新高,且明显高于去年同期水平,指向制造业景气改善。
6月以来五大集团发电耗煤同比增速因基数抬升而有所回落,但仍处9%左右高位,我们预计6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升至5.4%。
投资方面,地产销售增速转正支撑房企回款,上半年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额已超去年全年,预计地产和基建投资仍将继续上行,利润改善叠加企业信心稳定,制造业增速有望同步上行,预计6月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速升至-3.1%。
消费方面,地产销售改善或带动相关消费,预计6月社零同比增速由负转正至3.0%。
进出口方面,防疫物资出口弥补外需收缩冲击,预计出口同比下降0.5%;而受益于国内需求的持续改善,预计进口同比下降10.7%,贸易顺差略升至672亿美元。
信贷社融方面,更为直接的货币政策传导和更大力度的财政投放有望使得货币和信贷维持高位,预计6月新增信贷规模约15000亿元,新增社融29000亿元,M2增速11.1%。
通胀方面,6月以来猪价止跌反弹,蔬菜价格跌幅收窄,预计6月CPI同比小幅回升至2.6%。国际油价继续上涨,国内煤价、钢价均出现小幅回升,我们预计6月PPI同比回升至-2.9%。
6月数据看点:第一、工业经济数据;第二、通胀数据;第三、社融和信贷数据。
预计6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4%。6月全国制造业PMI小幅回升至50.9%,创4月以来新高,且明显高于去年同期水平,指向制造业景气改善。主要分项指标中,需求、生产双双回升,价格反弹、库存好转。从中观高频数据来看,终端需求保持平稳,6月以来五大集团发电耗煤同比增速因基数抬升而有所回落,但仍处9%左右的年内高位,汽车、钢铁、化工等主要行业开工率涨多跌少,指向工业生产稳中向好。我们预计,6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将继续上行至5.4%。
预计6月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3.1%。1~5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6.3%,5月当月投资增速也继续回升至3.9%,其中制造业、地产和基建三大类投资增速均有改善。在去年同期高基数的背景下,6月以来35城地产销量同比增速仍由负转正,地产销售持续上行支撑地产企业回款,预计地产投资累计增速将由负转正。今年上半年新增地方专项债总发行规模超2.2万亿元,已高于去年全年新增发行总额,积极财政政策发力将支撑基建投资增速保持高位,5月挖掘机产销量双双高增也印证了基建需求的旺盛。工业企业利润增速年内首次实现正增长,6月制造业PMI生产经营活动预期维持高位,企业信心基本稳定,制造业投资增速有望继续上行。我们预计,6月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增速继续回升至-3.1%。
预计6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由负转正至3.0%。5月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降幅收窄至-2.8%,其中必需消费涨多跌少,而可选消费普遍回升,特别是汽车零售增速回升转正,对消费增长的贡献也由拖累转为拉动。而地产销售的持续回升或带动建筑装潢、家具类消费继续改善。我们预计,6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将由负转正至3.0%。
预计6月出口同比下降0.5%,进口同比下降10.7%。6月PMI新出口订单指数升至42.6%,虽仍在13年以来同期新低,但较4月和5月明显走强,指向外需低位回升。由于前期积压订单被逐渐消化,并且海外疫情未得到完全控制,外需仍待进一步恢复,短期出口仍有压力,但疫情尚未缓解期间,防疫物资出口部分弥补了外需收缩的冲击。我们预计,6月出口同比增速将小幅回升至-0.5%。6月PMI进口指数回升至47%,超过去年同期水平,受益于国内需求的持续改善,进口跌幅有望同步收窄,我们预计6月进口增速降幅收窄至-10.7%,贸易顺差略升至672亿美元。
预计6月新增信贷1.5万亿元,新增社融2.9万亿元,M2增速11.1%。5月新增社融3.19万亿元,同比多增1.48万亿元,其中政府债券和对实体发放人民币贷款是社融多增的主要贡献。近期央行创设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反映政策从宽货币转向直接宽信用,加上地方专项债以及特别国债的陆续发力,更为直接的货币政策传导和更大力度的财政投放有望使得货币、信贷维持高位。我们预计,6月新增信贷规模约15000亿元,新增社融29000亿元,M2增速11.1%。
预计6月CPI同比增速回升至2.6%,PPI同比回升至-2.9%。6月以来猪价止跌反弹,蔬菜价格跌幅收窄,而非食品CPI或将跟随PPI上行,我们预计6月CPI同比小幅回升至2.6%。海外各国实施逐步解封计划,经济重启带动工业品价格持续回升,此外,5月OPEC+减产协议生效,使得国际油价大幅反弹,6月以来国际油价继续上涨,同时国内煤价、钢价均出现小幅回升,我们预计6月PPI环比由降转涨,同比回升至-2.9%。
转自:第一财经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7254。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