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鲜市场成疫情爆发地?中国海鲜行业发展现状及出路分析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0-06-19





武汉新冠肺炎爆发地为华南海鲜市场,北京此次本土疫情爆发地新发地也为海鲜市场。北京新发地聚集性感染事件中,“在三文鱼砧板上发现了新冠病毒”让国人惶恐。各商超纷纷下架三文鱼,饭店餐桌上也没有踪影,甚至还连累了其他水产品。在未查明追查新冠病毒来源前,相关水产品行业受到冲击。


水产品总量整体保持增长趋势


一直以来,我国是世界上主要的水产品生产国,水产品总产量自1989年起连续30年居世界第一,占世界总产量的40%以上。近几年我国水产品总量整体保持增长趋势,2018年我国水产品总产量为6458万吨,与2017年相比变化不大。2020年初,农业农村部于渔业改革创新高质量发展推进会上透露,2019年全国水产品产量保持在6450万吨左右,与2018年基本持平。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农业部、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水产品以养殖为主


我国渔业生产实行“以养殖为主,养殖、捕捞、加工并举,因地制宜,各有侧重”的方针。2018年,我国天然生产水产品产量1466.6万吨,占比77.3%。人工养殖水产品产量为4991.1万吨,占比77.3%。农业农村部副部长于康震在渔业改革创新高质量发展推进会上表示,2019年我国水产品养殖约5050万吨,同比增长1%左右。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养捕比达到78:22。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农业部、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水海产品进口需求旺盛


近几年,国民收入提高,对进口水海产品有需求增加,进口水海产品种类越来越丰富,我国水海产品进口量和金额金额也有所增长。2019年中国水海产品进口量444万吨,同比增长30.5%。水海产品进口金额为109.28亿美元,同比增长37.6%。


受疫情影响,2020年1-4月中国水海产品进口量仅小幅度增长,2020年1-4月中国水海产品进口量为147万吨,同比增长4.5%。进口金额为45.18亿美元,同比下降8.4%。


数据来源:海关总署、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海鲜相关企业注册量稳步增加


企查查数据显示,我国共有海鲜相关企业39.30万家,其中企业状态为在业/存续的共有26.07万家。从海鲜相关企业注册量来看,2015年开始的五年来,海鲜相关企业注册量稳步增加,2015年共注册2.83万家。2019年,相关企业的注册量和新增速度都达到了最高点,共6.40万家,同比增长27.2%。


资料来源:企查查


海鲜相关企业注册量增加,但是海鲜行业风险提高。企查查数据显示,2015年以来的五年内,海鲜行业的风险数量逐年递增,2019年的风险数量和风险新增量达到五年之最,共2.27万条,同比增长率为20.1%。


资料来源:企查查


各地加强水产品疫情防控


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出现聚集性疫情后,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会议强调,对全国农贸市场等集中开展消杀。目前,各地农贸市场加强疫情防控,严查海鲜产品进货来源。山东海关严格进口海产品准入管理,上海海关等部门加强肉类、水产品等进口食品检验检疫,三亚发出加强海鲜餐饮行业疫情防控的倡议,严格落实生熟食材分开存放、加工,尽量不提供生冷食物。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海鲜行业出路在何方?


目前,中国疾控中心对“批发市场里被新冠病毒污染的海产品或肉类是源头”的猜测尚无定论,整个水产行情受到明显影响。国人的安全意识比较强,很多海鲜生意伙伴不来进货了,消费者吃得也少了。例如,据市场方面统计,青岛客流量还是明显减少,抚顺路批发市场总经理助理孙圣起透露,往常市场的日客流量在2万人次以上,现在受影响最大的是鲜肉、水产两大行市,客流减少了2000-3000人次。


此次疫情暴露海鲜行业食品安全问题。批发市场的农贸产品数据依赖于台帐(表格、电子邮件、纸张记录等信息记录方式)或统一的中央数据库,数据在存储、传输、展示等环节可能存在效率低下或信息被篡改的问题;系统在多个环节还处于人工作业状态,可能屏蔽对信息提供者不利的基础信息;系统追溯多停留在生产加工环节,缺少下游销售环节数据信息等。一旦出现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如此次疫情,环节较多,覆盖面广),就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才能够精准排查流调与溯源情况。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值得一提的是,近几年,国家对食品安全问题高度重视,消费者的食品安全保护意识也日益增强,该需求正在倒逼食品追溯系统建设速度加快。本次疫情中的海鲜行业可以借机加速全国区块链食品溯源应用落地,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同时为海鲜行业管理者和服务者提供可靠的数据信息。


更多资料请参考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0-2025年中国水产品加工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


  转自:中商产业研究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7254。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