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一个有着14亿多人口的大国,解决好吃饭问题、保障粮食安全,要树立大食物观,既要向陆地要食物,也要向海洋要食物。最新数据显示,我国“蓝色粮仓”供给能力持续加强,国内海洋水产品产量同比增长超4%。大黄鱼是我国传统“四大海产”之首。作为大黄鱼的养殖大省福建,立足海洋资源,打造大黄鱼产业的全链条,让大黄鱼“游出”了新花样。
全国的每十条大黄鱼里就有八条来自福建。在有着“中国大黄鱼之乡”之称的宁德市,每天都有数百吨的大黄鱼被捕捞上岸。
在福建宁德的一处渔排,养殖户陈玉宾正忙着把新鲜的大黄鱼捕捞上岸。随着渔民起渔网,数百条大黄鱼在网箱内活蹦乱跳。
除了改造原有的渔排,福建还在建设使用机械装置和智能控制系统的深远海养殖平台。在养殖大黄鱼的“定海湾1号”上,平台主体可以自动翻转,有效去除底部的海草和沉积物,以保持大黄鱼生存环境的清洁和养分的均衡,采用深远海养殖设备养殖出的大黄鱼接近自然野生品质,其肉质更加鲜美、口感也更加细腻。
每一条大黄鱼的长成离不开精心选育。从1999年开始,来自厦门集美大学的王志勇教授带领团队开始对大黄鱼进行育种研究,在国内率先建立了准确度更高的基于基因组信息的分子选育技术,培育出了体形好、生长快、抗病力强的“福康大黄鱼”等多种优良新品系。
这些精心培育的大黄鱼经过一年半的养殖,就可以达到成品鱼规格上市销售。
科技助力淡水养殖
除了丰富的海洋资源,目前我国适宜开展养殖生产的内陆水面面积约1亿亩,其中青鱼、草鱼、鲢鱼、鳙鱼四大家鱼已成为我国重要的经济鱼类。
江西瑞昌长江四大家鱼原种场是长江流域最大四大家鱼基因库。这里的37个养鱼池塘培育的6100万尾“四大家鱼”正处在育肥繁育的关键期,它们的健康与否,关系着今后四年的鱼苗供应的数量和质量。这几天,瑞昌长江四大家鱼原种场的技术人员们忙着给鱼苗进行“体检”,进一步优化鱼苗所需营养配比。
今年,瑞昌长江四大家鱼原种场建设了一套智慧渔业信息化系统,运用渔业物联网,精细管理每个池塘,让四大家鱼原种在最优的环境里生长。
草鱼是我国水产养殖产量最高的品种,不久前,我国首个草鱼新品种“沪苏1号”研发成功。经测试,池塘养殖的“沪苏1号”一龄、二龄草鱼体重均比传统草鱼提高20%左右。
据预测,2025年“沪苏1号”在全国覆盖率将到30%以上,草鱼产量可增加33万吨以上。目前,研究团队正着手开展草鱼营养的研究。
转自:央视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